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梁施婷 廣州報道
剛過去的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廣東正大力推進綠美廣東的建設,當日綠美廣東企業主題林建設活動在佛山舉行,活動組織金融機構、上市公司代表、公益組織、權威媒體等相關群體,通過義務植樹、共建“長青林”的方式,發出倡議、激發企業社會責任感,推動全社會更多力量參與到綠美廣東生態共同體建設當中,創造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廣東路徑。
自“綠美廣東”提出以來,各金融機構紛紛建言出策,強化農林業保險賦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比如在“企業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聯盟”中,近30家共建單位包含恒健控股、廣州產投、人保財險、華夏人壽、中華財險、華農財險等一批金融機構。其中,廣東人保財險、華農財險、華夏人壽近年來參與農業保險的創新,為鄉村振興建設打造出“創新樣本”。
(相關資料圖)
保險對于服務三農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佛山立足全市農業發展現狀,聚焦水產、花卉、生豬等優勢產業和規模產業,積極開展地方特色險種政策創新。比如,佛山人保創新推出水產品價格指數保險、水產品氣象指數保險等商業農險,開發水產品預制菜全產業鏈綜合服務、魚塘尾水治理服務。
據了解,2021年佛山完成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2.27億元,比2020年增長14.87倍,增速全省第一;2022年佛山完成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3.63億元,同比增長60%。
廣東近年也開創性地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實施情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
目前,廣東人保財險緊密結合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已累計開發超百個地方特色農險產品,其中6個產品為全國首創,主要面向糧食安全、特色產業、服務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需求,2022年至今,廣東人保財險特色農險產品已提供風險保障50.5億元。
以河源為例,河源的森林覆蓋率居全省前列,為了更好守護青山翠嶺,同時進一步探索“保險+”綜合金融模式,廣東人保財險強化創新險種開發,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的服務體系。
廣東人保財險在河源市承保林木1806萬畝,提供風險保障220億元,保障涵蓋暴雨、風災、凍災、旱災、火災、滑坡、病蟲害等多項保險責任,加強了對森林資源的保障。除此之外,廣東人保財險還以國有林場、林業龍頭企業、造林大戶等為突破口,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帶動散戶林農、小型林業經營者投保林業保險,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
河源現有古樹名木約2000株,古樹名木具有生態、科研、經濟等多重價值,為強化古樹名木保障,保險公司提供2000萬元的救護責任保障用于古樹名木的日常維護,修復、施救。
此外,聚焦農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廣東人保財險以“政府+保險+融資”模式為農戶服務,開創保險資金直接融資服務的先河。
2022年,廣東人保與省內大型農企簽約支農融資額度20.5億元,同時將融資范圍擴展至全省17個地市,在全省17個地市開辦“政銀保”項目超過40個,累計支持放貸金額超過136億元,受益農戶農企和中小微企業超2.1萬戶/家,支持涉農貸款增信行業領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