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各地高考成績紛紛出爐,本屆考生的大學生活,即將在兩三個月后拉開帷幕。在大學這一嶄新的世界里,即將發生改變的不僅是生活環境,更有對世界的認知。面對這一變化,除了物質層面上的行李,準大學生們,還需要在精神層面上準備一顆“大心臟”。
帶著一顆“大心臟”,準備好接受自己的平凡。在同一所大學里,大家的高考分數與排名都是差不多的,這就意味著大多數人之間的知識水平相差無幾,許多曾經在高中時代十分優秀突出的學生,到了大學可能也會顯得平平無奇。從“天之驕子”變成“普通人”,許多人會在心理上產生落差,這種情況在重點大學里尤甚。面對這一身份轉變,新生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沉溺于過去的輝煌固步自封,應當以淡然的態度接納自己的“平凡”,與自我和解將是探索新世界的第一步。
帶著一顆“大心臟”,準備好接受人與思維的多元。比起高中學習的“單打獨斗”,大學學習更多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在小組中,人與人的思維模式不盡相同,某些時候甚至可能會截然相反,因此摩擦和爭議幾乎無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學會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接納不同的觀點,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討論效率,還能在合作中收獲不同的朋友,拓寬我們對思維多樣性的認知。但這也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自身思維的獨特性,一味迎合他人的思考模式,而是要通過理性的探討,尋找不同思維模式間的平衡點。
帶著一顆“大心臟”,準備好時刻自省的勇氣。在過去十幾年的人生里,每個人都形成了自己的認知。對于堅持努力了十幾年且通過了高考考驗的準大學生們來說,他們更具備了相對堅定的心性,此時最難的并不是堅持自我,反而是打破自我的固有認知,意識并承認自己的片面和淺薄,在自省中進行自我重構。如果說,發現社會存在的問題并不懼困難,致力于改變它,是大學生“揮刀向外”的勇氣,那么,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時刻剖析自己,是大學生“揮刀向內”的決心。而人的思維慣性,往往容易讓我們難以察覺自身的不足,因此,我們必須在學會理解接納多元觀點的基礎上,通過比較的方式,發現自身認知的局限,在自省中不斷自我完善。
在大學里,新生會迎來許多高中不曾遇到過的挑戰,它們來自學習,來自人際關系,更來自于自己的成長。新生們需要準備好一顆“大心臟”,去見識和探索更廣闊的世界。(陳霏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