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獲悉,東北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數據,2021-2022年重卡出口躍升至14/19萬輛,同比增長79.6%/35.4%,2023年1-4月即實現出口9.75萬輛,同比增速高達97.46%,出口銷量占比達到30%左右,海外市場迎來黃金發展期。重卡出口上行周期背景下,重卡板塊配置價值凸顯。相關標的:中國重汽(000951.SZ)、一汽解放(000800.SZ)、福田汽車(600166.SH)等。
▍東北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1年以來中國重卡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
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數據,2021-2022年重卡出口躍升至14/19萬輛,同比增長79.6%/35.4%,2023年1-4月即實現出口9.75萬輛,同比增速高達97.46%,出口銷量占比達到30%左右,海外市場迎來黃金發展期。
分國家來看,2021年重卡出口呈現各個國家普漲行情,增量貢獻TOP 5分別為越南、尼日利亞、蒙古、俄羅斯和菲律賓,占年度增量的56%;2022年增量貢獻TOP 5分別為俄羅斯、坦桑尼亞、印度尼西亞、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占年度增量的85%,相對更集中; 2023年1-4月重卡出口增長進一步極化,增量貢獻TOP 5分別為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占1-4月增量的79%,其中單一國家俄羅斯增量貢獻61%。
分區域來看,2022年中國重卡出口區域占比由大到小依次是亞洲(42%)>非洲(30%)>東歐(19%)>美洲(8%),這與市場規模區域分布規律(歐洲~北美~印度>東南亞>南美>非洲和中東)有所區別,原因在于北美由于車型類型及政治博弈因素中國卡車較難進入,印度市場因為關稅的問題也很難進入,我國成功抓住了東南亞、東亞、中東、伊朗、南美等市場的機會。
2021年以來出口表現亮眼的原因主要有:新冠疫情沖擊下,國內汽車生產消費恢復好于海外;地緣政治變化,尤其是俄烏沖突歐洲車企退出俄羅斯市場,為中國車企騰出空間;人民幣貶值提升國產重卡性價比優勢;以及一帶一路持續推進和中國重卡產品力提升。
重點區域剖析:
1、俄羅斯市場:俄烏沖突之前,俄羅斯市場龍頭為卡瑪茲,市占率長期超過1/3,其次是歐洲七姐妹(斯堪尼亞、沃爾沃、奔馳、曼恩、雷諾、達夫、依維柯)的產品,市占率合計超過1/4。俄烏沖突之后由于歐美整車企業退出,同時本土龍頭因技術自主性差旗艦車型生產受限,中國車企市占率飆升。展望后續,因歐美車企退出,出口仍將高位延續,但隨著頭部車企逐漸推進旗艦車型復產,政府出臺本土保護政策份額將小幅回落。
2、東南亞市場:這一市場競爭激烈,來自日本、歐洲、美洲等地的企業都在積極進軍當地市場,銷量高的重卡車企主要為日系車企,主要是由于日系車企入駐時間早,無論是產能布局、產品矩陣、渠道網絡、用戶口碑甚至政策影響力都遠好于其他車企,中國車企主要靠貼身肉搏逐漸提升份額;
3、中東、非洲、南美地區:這些區域重卡市場規模增長潛力高,增長主要源于其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增加,通過KD工廠投建、渠道拓展等國內企業可取得持續增長;
4、印度市場:規模和歐洲/北美相當且在不斷增長的市場,背后原因在于經濟增長、基建投資持續推進、GST稅法推行后加速跨城及跨省的公路運輸,體量和增速可觀但因關稅高企較難進入的市場,能否采用合資方式突圍值得車企重點探討。
風險提示:
全球經濟下滑,海外市場拓展不及預期,海外國家汽車產業政策變動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