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不少人開啟了居家生活模式,居家健身、線上健身等方式受到熱捧?!吨袊M者報》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各類健身器材的銷量呈爆發式增長,還有不少消費者購買了線上健身課程。
相關專家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居家健身,安全、有效、可行是關鍵,不論是購買健身器材,還是挑選健身課程,消費者都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健身目的,按需選購。
居家健身迎熱潮
近段時間,短視頻里最火的當數劉畊宏了。一大批“劉畊宏女孩”“劉畊宏男孩”不僅每天跟著直播跳操,還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跳操視頻。
今年3月發布的《抖音運動健身報告》顯示,2021年,抖音運動健身視頻數量同比增長134%,創作者數同比增長39%;健身類主播漲粉同比增加208% ,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
4月28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群體部聯合部分運動項目中心、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省(區、市)體育部門和互聯網平臺共同開展的“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啟動。4月底,京東運動聯合75派舉辦為期10天的京東“宅家健身跳繩大賽”。
“我選擇跳繩作為居家期間的健身活動,主要是覺得簡單易行。”北京消費者倪女士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她跳了兩天繩后感覺膝蓋疼,有同事向她介紹經驗說,跳繩要買專用的護膝避免膝蓋損傷;為了避免打擾樓下鄰居,應置辦隔音地墊和無聲跳繩;為了做到心中有數,可以買自動計數的跳繩;如果想跳得更科學,還可以購買線上的跳繩課……
相關數據顯示,在居家健身熱潮的帶動下,室內健身用品的線上訂單銷量大幅增長。美團最新數據顯示,近一周,北京地區的瑜伽墊、泡沫滾軸等產品線上訂單銷量環比增長29%。其中,瑜伽墊銷量環比增長達50%。京東數據顯示,4月29日至5月2日,北京市跑步機銷售額同比增加97%。前不久,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春夏運動健身消費趨勢報告》顯示,3月份以來,適合在室內進行的瑜伽舞蹈類運動的配套產品銷量取得了高速增長,瑜伽舒展器、瑜伽鞋、現代舞鞋、瑜伽半圓球、瑜伽包產品的銷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868%、816%、700%、110%、104%。
購買線上健身課也成為諸多消費者的選擇。“我的惰性比較強,購買線上的健身課,除了希望能有教練指導糾正動作,更多的是希望能有人督促我堅持運動。”北京消費者姜女士告訴《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以前她買過線下的健身課程,但由于時間、路程、身體狀況等因素影響,最后常常是辦了年卡或者季卡,實際上去不了幾次。她認為,線上健身不太受時空限制,可以跟著教練做運動,不會很枯燥,而且還有很多免費的資源,可以進行多種嘗試。
智能化趨勢明顯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體育總局主辦的“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全國智慧社區AI廣播體操工間操積分大賽需要通過線上AI打卡等形式完成比賽,參賽者每個動作都可以對照糾正。參加京東“宅家健身跳繩大賽”的消費者,則需要使用指定品牌智能跳繩設備。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科技標準部主任張小晶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全民健身場所建設管理實現智能化提供了技術保障。《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提出,“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全民健身相結合,提高全民健身指導水平和全民健身設施監管效率”。2021年7月18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的通知》指出,《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實施的保障措施之一是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推動線上和智能體育賽事活動開展,支持開展智能健身、云賽事、虛擬運動等新興運動。
據張小晶介紹,2017年至今,我國的室內健身房、健身中心在器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健身指導、運動管理等方面全部實現了智能化,已建有室外智慧健身場所近萬個。
“智能化健身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運動前的指導和運動后的評測,同時借助互聯網,還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從而提升消費者的運動興趣和運動意識,因此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張小晶表示,目前,家用智能健身器材的監測精準度還有待提升,因此,監測數據只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一民認為,智能健身器材最重要的功能是監測運動中的身體信息,從而保證健身運動的安全,比如使用運動手環、智能手表可監測心率、血壓等信息。同時,其對運動動作的捕捉也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消費者糾正動作,保證運動安全和健身效果。此外,使用智能健身設備對運動效果進行準確評價也會對消費者的健身運動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不過,現在智能健身設備的標準還存在空白,如何對產品進行規范也是業內正在研究的課題。”張一民說。
據介紹,針對健身智能化空白,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于2018年至2020年期間受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的委托先后研究制定并發布了《智能固定式健身器材技術規范》《智慧健身場所信息傳輸技術規范》《智慧化健身場所技術規范》三項團體標準。這三項團體標準有益于規范智慧化健身場所的建設管理、指導企業加強智能健身器材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為提升群眾科學健身環境和全民健身設施管理服務水平提供支撐。
安全有效是關鍵
隨著居家健身的火熱,各種線上健身參與者受傷的消息也不時出現。如浙江杭州女孩跟隨劉畊宏視頻跳操傷到了腳踝;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網友,跳完之后沒有做好拉伸,第二天兩腿酸脹、行走困難;一位女孩自稱跳了5分鐘,因為運動過激導致黃體破裂;運動過程中踢到茶幾、踢傷手指甲、扭傷腳踝的,也大有人在。
“不論線上線下,健身的要求都是安全、有效(滿足自己的需要)、可行。”張一民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居家健身,與戶外或者健身房運動的最主要區別是空間上的差異,“消費者居家健身,應根據自己的健身目的盡量從事一些簡單的健身活動,可以利用各種方便的器械,也可以徒手訓練。最重要的是保證安全”。
張一民認為,消費者參與線上健身課程主要是學習相關知識。消費者應從課程中學習動作要領、學會控制運動節奏和強度等等,而不是緊跟著教練做動作。“比如以減肥為目的的健身活動,消費者不僅要學習健身知識,還需要學習相關的營養知識。”張一民說。
張一民表示,優質健身課程的設置,不僅要教會消費者相應的健身知識,比如如何防跌倒、如何防疼痛等,還應該教會消費者如何進行自我評價,包括對自己身體狀況、訓練情況和效果的評價,從而讓消費者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年齡段、身體狀況和健身目的的健身運動。
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電子工程部副部長楊熙沖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智能健身器材時,應盡量選擇取得相關認證或者通過國家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合格的產品,如融入微型計算機的產品,需獲得CCC認證;一些智能健身產品功能繁多,消費者應按需選購,不要過度貪多;關注產品的網絡連接方式、屏幕分辨率、尺寸大小、攝像頭視場角范圍等參數。“運動健身最主要還是靠個人的毅力和堅持,再好的健身產品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因此,消費者購買健身設備時切忌沖動。”楊熙沖說。(記者桑雪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