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終于迎來購房政策優化調整!
8月30日,廣州市發布《關于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其中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這意味著廣州開始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成為首個落地該政策的一線城市。
【資料圖】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廣州是目前全國首個落實住建部三部門推動“認房不認貸”政策的城市,打響了全國“認房不認貸”的第一槍,也是一線城市率先做出政策調整的例子,信號意義非常強,說明房地產政策底已經形成,即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過于嚴厲的購房政策,確實出現了實質性的全面放松。預計9月初其他幾個一線城市也會出臺相關政策。
廣州率先落地“認房不認貸”
8月30日,廣州市發布《關于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
通知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這意味著廣州開始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廣州成為首個落地該政策的一線城市。
對于出臺該政策的原因,通知稱,為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調控政策,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建房〔2023〕52號)要求,推動廣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8月25日,住建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其中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據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此項政策將使更多購房人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有助于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打響全國“認房不認貸”第一槍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廣州積極落實了住建部等三部門優化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政策內容,即積極落實了“認房不認貸”政策,是目前全國首個響應三部門政策的城市,打響“認房不認貸”的第一槍,也是一線城市率先做出政策調整的例子,信號意義非常強。
嚴躍進認為,此次政策意義重大,也是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政策放松力度最大的政策,充分體現了一線城市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線城市對購房政策做出了極其寬松、積極優化調整的動作導向。此類政策出臺,客觀上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該政策對于廣州市場影響非常大,其客觀上直接降低了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對于刺激購房需求具有積極的作用。
嚴躍進預計,9月初其他幾個一線城市也會出臺相關政策,但是否會有條款修正,需要看情況。畢竟其他三個一線城市市區一些住房認購還是略偏熱,是否需要市區郊區分類調控,也要看情況。但總體上,廣州此次政策已經說明,房地產政策底已經形成,即2017年以來一線城市過于嚴厲的購房政策,確實出現了實質性的全面放松。
此前,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實行“認房又認貸”的城市共16個(包括廣州),均為一、二線城市。“認房不認貸”政策的主要對象為一二線城市中有購置多套房或置換改善住房需求的居民。該政策有利于促進住房改善需求向實際購買的轉換,對房地產行業的恢復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執行“認房不認貸”后,兩類購房者將率先受益,首付壓力和信貸成本都將明顯降低:第一,置換客群,賣一套后再買一套,還能享受首套房的優惠首付比例和利率;第二,異地購房者,在認定套數時,只核查本地有沒有住房,即便外地有房,再買也按首套算。
以上海為例,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測算,一旦落地“認房不認貸”,這兩類購房者置業首付資金可以減半準備,即原本70%的首付現在只需要35%,貸款利率也將降低70BP,按照500萬貸款等額本息30年計算,累計利息總額可以節約將近80萬。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