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王女士非常焦慮,孩子明年就上小學了,學區房該不該購買?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能上名校?
王女士說:“前幾天,太原市教育局發布2021年義務教育階段相關招生入學政策,其中有關學區房學位限定的政策在家長間炸開了鍋,從今年起,太原將實行房產地址‘學位限定’,即自登記入學之年起,同一套住宅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常年成交穩定、價格只漲不跌的學區房,遇到了精準的政策調控,是不是買了學區房也不一定能上名校了?”
對于王女士的焦慮,記者從太原市教育局了解到,太原市文件下發后,各縣區會馬上制定實施細則,預計今年開始實行。以小學為例,該政策的計算以6年為一個周期。例如:2021年秋季入學登記使用過的房產,在2027年秋季入學前都不再作為同一學校對口入學的依據。6年期滿,2027年秋季學期起才能再次作為同一學校對口入學的依據。如果某戶有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2021年入學,該戶房產地址錄入信息庫。根據該政策,該戶第二個孩子仍可以用該房產入學。但第二個孩子于2023年入學,那計算年份則要從2023年算起滿6年,也就是2029年才可再次作為入學依據。同理,初中是三年的時間限定。其實這一政策并非太原獨創,例如2017年合肥便有學校開始執行“學區房6年限售”政策,2017年6月20日,《合肥師范附小教育集團萬慈小學新生報名須知》公布,資料顯示,學生在校就讀6年內,不得將學區房出售或轉讓,一經發現,將以轉學處理。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太原市老牌名校,比如青年路小學、省實驗小學、九一小學、山大附小、山大附中等,對于周邊房價的帶動較強,盡管周圍的學區房普遍都有二三十年的房齡,但都售價不菲。2020年,太原幼升小、小升初招生政策改革,無論民辦還是公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計劃人數的學校,實施搖號招生,能對口多個優質初中的老牌知名小學,其畢業生擁有更多進入知名初中的機會。但同時,因為搖號,買了對口學區房,子女也未必能上理想名校。買不買學區房,成了賭局。
中介經紀人趙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學區房市場的觀望氣氛比較濃厚。以前,只要孩子有上學需求,父母都會早早買學區房,但現在許多家長持觀望態度,擔心政策有變投資失敗。除非近一兩年孩子就要入學的家長,才敢高價下手。因此,除了特別重點的學區房仍然價格堅挺以外,其他學校附近的學區房成交和單價都有所回落。學位限定一旦執行,那一套小學學區房起碼6年沒有市場行情。6年是孩子小學成長的關鍵時間段,對于樓市同樣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趙經理表示,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太原市場上有些樓盤,將附近所有學校統統放進自己的樓書中來,并宣稱自身為“學區房”,提高樓盤價格。其實樓盤能否劃入學校的招生范圍,需事先了解清楚。對于近幾年暫時用不到學區房的購房者,切勿跟風搶購。首先,學區劃分每年都有變化,跟風搶房只會催漲房價,造成投資失敗;其次,房住不炒不會因學區房的變化而改變。今后,家長在購買入學用的二手房的時候要格外注意,該戶地址6年內是否已經有符合條件的兒童入學,建議與房屋賣家充分溝通,并在購買合同上增設相關條款,以維護自身權益。如果有必要,家長可以向相關學校提出申請,請學校幫助查詢入學信息。
太原市教育局相關人士表示,購買學區房之前,家長要提前關注學區劃分招生政策。受生源人數等影響,多數學校對每年的招生區域都會進行適當調整,因此學區非一成不變。特別是名校周邊,入學人員如果大幅增多,教育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因此在購買學區房之前,購房者要事先向教育局、街道、學校招生辦、派出所等有關部門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變化,詢問是否會出現學區重新劃分的情形,特別是對于兩個學區交界線附近的房產更要留意。其次,購買二手學區房的家長,要特別注意戶口遷移問題。二手房買賣過程中,由于產權過戶與戶口遷移并不是同時進行,一般情況下是先辦理產權過戶手續,而后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賣家將原有戶口從房產所在的地址中遷出,而后買家才能將家庭成員的戶口遷入。否則,即使房產產權屬于自己,但是仍可能因為原戶主戶口未能及時遷出而無法辦理遷入手續。而學校是要求提供《居民戶口簿》《房屋所有(產)權證》兩個條件才可以報名入學的。所以,購房者最好能簽訂書面戶口遷出的時間及違約責任。
此外,家長還需謹防掉入“假冒學區房”的坑。有些小區雖然與名校僅一墻之隔,但并非意味著就能進入該學校就讀。雖然“就近入學”是指在距離居住地一定范圍內的學校就讀,但并不是指某個學生的家庭住址距離某一所中學最近就能就近入學。按照相應規定,每個學校的招生范圍每年都會公布一次,但招生范圍的確定是以小區或者街道整體劃分,這就產生居住地與學校雖然僅一墻之隔,卻不一定能被劃進家長想要選擇的學校的情形。(記者秦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