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被喻為樓市“晴雨表”,其交易結果能為后市走向奠定基礎。3月31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2022年廣州第一輪集中供地計劃清單,共計18宗涉宅用地將于5月5日公開出讓,起拍總價約367.7億元,計容總建筑面積共276.45萬平方米。
這些地塊分布在廣州8個區,其中白云區(6宗)、海珠區(2宗)和荔灣區(2宗)共占總供地宗數約55.6%,另外,南沙區有3宗地塊推出,增城區2宗、黃埔區、番禺區和花都區各1宗。相比廣州2021年首輪集中供地48宗宅地推出的“盛況”,今年廣州首輪集中供地出讓的地塊數量減少了一半有余。根據《廣州市2022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今年全年廣州預計共有81宗涉宅用地出讓,因此更多的宅地或在接下來的集中供地中亮相。
“雙集中”供地政策出現于2021年,即“集中發布公告、集中組織出讓”,該政策是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目的是更好地穩地價、穩房價。廣州在去年4月就率先執行上述政策,回顧去年廣州的三輪集中供地,土地成交表現冷熱不均,三輪地塊的出讓規則都有所不同。
而在今年廣州首輪集中供地當中,地塊出讓規則又有了新變化。去年第二輪集中供地時,黃埔區、南沙區部分地塊出現了“限售價”“限銷售對象(首套購房者不低于50%)”的規定,而在本輪集中供地中這兩個區地塊的出讓條件中并沒有提出上述兩則規定,不過各區地塊仍將繼續限制最高溢價(均控制在15%以內),對拿地房企的要求依舊是“應當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從事房地產開發必須使用自有資金”等。
具體來看,廣州本輪集中供地仍有不少優質地塊出讓,僅增城區2宗地塊和南沙區1宗地塊為“回爐地”,其余均為新入市地塊,不乏海珠區赤沙車輛段這一起拍價約94.54億元的“巨無霸”地塊,以及另外一個中心區域荔灣區的2宗地塊,白云區則成為了本輪集中供地中供應數量最多的區域,黃石、東平片區的兩宗地塊起拍樓面地價在所有地塊中排名靠前。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調控好土地市場,才能管理好樓市,改善市場預期。限制性條件的減少或放寬,目的在于給開發商讓利,而廣州中心區域土地供應占比提升,也有利于提高開發商參與競拍的積極性。”
第三方機構廣州中地行表示,雖然年初至今樓市多項利好持續釋放,但市場整體仍缺乏信心,土地出讓作為樓市的風向標,對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認為,今年廣州首輪集中供地趨于謹慎,外圍區域供地數量減少,帶有一定的市場“試溫”性質,預計開發商競拍熱情將較2021年廣州第二輪及第三輪集中供地時要高,地塊整體流拍率將會降低,靚地將以合理溢價“出嫁”,對于一二手樓市將會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記者徐煒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