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政策屢屢調整的當下,市場交易者的心態也隨之發生變化。記者日前從南京二手房市場獲悉,江北、城北部分板塊的房主報價出現小幅上調,漲幅在2萬至5萬不等,不過觀望氛圍依然濃厚。
位于江北橋北新村的一套二手房在5月8日剛剛調整過價格,記者從一家二手房平臺上看到,該房源的面積為80平方米,2021年7月掛牌時的報價為140萬,單價約17500元/㎡。上周日房主主動通知調價,從140萬漲至145萬,單價也變為18125元/㎡。至于漲價原因,房主并沒有細說,不過中介人士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這套房源掛牌后長期沒人看房,房主也不急于出手,這次調價主要是看到南京部分區域的限購政策有所調整,因此選擇“試探性”漲價,至于能否吸引買家的目光,房主倒并不在意。
還有一套位于南京城北棲霞山附近的二手房源,位于樓市政策調整后的“非限購區”,房主將這套只有58平方米的小戶型加價2萬元,從89萬提至91萬。記者電話聯系上了這位賣家,“就掛掛看吧,反正也不是太好賣”,賣家表示,照理說應該是“限購區”的房源更搶手,不過他的這套小戶型既然不限購了,總價也不高,比較符合剛需買家的需求,漲價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南京二手房市場上類似的提價案例還不少,中介人士介紹,江北、城北等房價不高的片區漲幅也就幾萬元不等,而在河西中部、仙林湖、城東低密板塊,有的房主一口氣漲了數十萬。“其實還是試探性的,房源成交量并不高”,中介人士稱,整體上看,降價的二手房源仍占多數,遠遠超過漲價房源的數量,市場交易積極性并未出現明顯提升,政策松動對于提振市場的效果尚未顯現。預計未來南京還會在限售、限貸政策等方面繼續調整,以促進南京樓市的持續回暖。(記者 馬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