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南京市今年第二批次44幅超200公頃宅地,開始在網上競價出讓。記者注意到,本次土拍有超過125家/次企業參與報名競拍,其中報名最多的地塊為來自河西的4幅,均達到十余家,與第一批次土拍相比,本次上市地塊數量與金額分別增加120%和170%,釋放出市場復蘇的信號。
本次南京土拍競買頁面
來自官方的最新統計信息顯示,本批次出讓地塊涵蓋江北新區及全市8個行政區,44幅地塊中含13幅差異化定價地塊。據了解,二批次住宅用地出讓有超過125家/次企業參與報名競拍,其中報名最多的地塊為河西的4幅,報名家數均達到十余家。與第一批次土地出讓相比,本次土地出讓上市地塊數量與金額均有大幅度增長,分別增加120%和170%,釋放出市場復蘇信號,開發企業拿地的積極性也明顯提高。
分析人士預計,本次土地出讓中實行差異化定價的13幅地塊料將全部成交。這13幅宅地分布在大校場、河西南、燕子磯老鎮、仙林湖、板橋、麒麟科創園、江寧開發區、江北核心區以及溧水等區域,不僅有以改善為主的大校場、河西板塊,也有普通剛需板塊如板橋、麒麟,市場化定價策略將有助于開發商提高建筑水準,改變房地產市場“快進快出”的現狀,以優質的產品供應南京樓市。
此外,本批次出讓中由南京市、區國資平臺參與競買的地塊占比不到地塊總數的1/4,相對其他城市而言,這一比例處于較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盡管表面上是市、區國資平臺托底,實際上反映出市、區平臺對地塊周邊產業配套和地區發展前景的理解,這些地段有著較好的產城融合和發展潛力,率先拿地將起到一定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些市、區平臺負債率均符合相應要求,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相信隨著南京城市能級的進一步提高,這些片區也將成為土地出讓的重點地區。同時,根據報名情況不難看出,本次土拍中還將有多幅地塊溢價成交,集中在南京城市發展的熱點地區,如河西片區、南部新城和江寧百家湖、玄武雙拜巷等區位。
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人士表示,近年來,南京的土地供應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結合南京城市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把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作為土地供應的基本目標。有關部門認真分析研究了去年以來南京土地市場的形勢,研判了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如局部區域去化周期長、部分區域商業和辦公用房相對過剩、改善性住房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等問題。據悉,未來南京市將有序推進外圍地區的住宅用地供應,優化城市經濟與空間結構,對于已建成地區的存量土地,將結合城市更新,不斷整理優化推出。(記者 馬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