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當天,工信部公布我國8月份汽車產銷量數據,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39.5萬輛和238.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8.3%和32.1%,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歷史新高,產銷分別完成69.1萬輛和6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倍。8月淡季尚且如此,那么熱銷情形在金九銀十中可望進一步地加溫。
數據顯示,1月份至8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96.7萬輛和16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和1.7%。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占有率為22.9%。
汽車產銷旺盛和消費回暖與政策的風向不無關系。2022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至2023年年底。加上各地的補貼政策,都對車市尤其是新能源車市帶動明顯。
政策只是一把火,更重要的是物流和供應鏈的恢復。企業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通過調整節奏、增加儲備來努力應對不確定性。只是車用芯片的缺乏和高價依然是當前困擾各大企業的難題。
不過,汽車業始終是吸納大量勞動力的重要來源,也是牽動上下游行業的樞紐。類似比亞迪這樣的大型企業,每個月新吸納2萬勞動力的規模,預計到年底將達到65萬員工,到2023年底達到90萬人。這的確對于支撐地方經濟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此舉也是為了眼下和未來進一步擴張儲備了大量的人才。所以,各地都對當地汽車企業懷有極大的期待。
對消費端的刺激,就是對復蘇生產的最大貢獻。當前,新車型比以往大大增加,排名前列的新能源車企無一例外都有不止一款的熱銷車型。市場區隔大,同質化情形尚不明顯。這也顯示出,經過多年的試錯,頭部企業在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的確立上終于打好了基礎,也學會了和特斯拉這樣的巨無霸共存并獲得市場地位。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至8月份,約有355.3萬輛車享受到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累計減征車購稅230.4億元。尤其是享受政策的車輛數、減征稅額均呈現逐月增長態勢,顯示受益面穩步擴大。對車企來說,擁有銷量實現規模是第一位,隨之而來的就是在研發投入的逆水行舟了。畢竟越往中高端,其市場誘惑越大,虧損也可能越大,既要在配置上投入先進的技術,形成性價比優勢,還要開始打造品牌溢價,這對新勢力來說也是雙重任務。(戚耀琪)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下鄉 減征車輛購置稅 國家稅務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