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寒意襲人,一大早,東至縣香隅鎮香山村村民殷芳奎便忙碌起來。燒水、洗衣、做飯,幫妻子劉桂花穿衣、洗臉、喂飯......他似乎忘記了自己已過古稀之年且身患癌癥,依舊堅持做好每天的“必修課”。
這位現年73歲的退役軍人,12年來悉心照料癱瘓的妻子,用細心和耐心詮釋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摯誓言。
1973年,殷芳奎退伍返鄉。同年,他和劉桂花步入婚姻殿堂。婚后育有二兒一女,妻子賢惠、兒女懂事。然而2010年的一個早上,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幸福的生活。那天,劉桂花在吃飯時突然拿不穩筷子,漸漸地,反應遲緩、腿腳行動不便等癥狀隨之而來......殷芳奎帶著妻子輾轉合肥、南京等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后,被確診為帕金森綜合癥。不久,劉桂花便癱瘓在床,被認定為二級殘疾,需要長期照料。當時已過花甲之年的殷芳奎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頂著巨大壓力獨自挑起了照顧病妻的重擔。
(資料圖)
但世事難料,2018年,殷芳奎經縣中醫院診斷為結直腸癌晚期,隨后轉院江蘇省中醫院實施肛門切除再造手術,后遺癥導致長年不間斷疼痛,需隨時治療。
面對病痛的折磨,殷芳奎仍然日復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妻子。“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會陪著我老伴。”他說:“別看我退役了,但軍人不怕苦、不怕累的本色我會一直牢記!”
劉桂花因病胃口不好,殷芳奎就經常做一些稀飯和偏軟些的食物,有的肉食品,搗碎了才喂她吃下。夏天,為了不讓妻子身上有異味,他頻繁地幫劉桂花洗頭洗澡,把頭發吹干;冬天,他就用熱水袋給妻子捂腳,暖被窩,半夜起來查看被子是否蓋好。為了預防肌肉萎縮,他每天給妻子做康復訓練,晚上幫她換尿布,為此殷芳奎沒睡過一個完整覺。
12年來,殷芳奎只要天氣好就會將妻子抱上輪椅,推到院子里曬太陽,即便自己生病后也是一如既往、寸步不離。
“不敢出遠門,放心不下她。”殷芳奎說,除了帶劉桂花去看病,對他來說,今年一個人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到村里的黨群服務中心上繳黨費。
“村支書說我家比較困難,黨費可以緩點繳,但我堅持按時上繳,因為這始終是我的初心和信仰。”殷芳奎眼神堅定地說。
2018年,殷芳奎被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351”“180”政策、殘疾人生活補助等一項項幫扶讓他在困難的日子里看到了希望,兒女工作穩定后,也全力幫兩位老人解決醫藥費。
“都說少來夫妻老來伴,但真正做到像殷大爺這樣患難與共的,真不容易。”鄰居高孝才說,在當地,提起殷芳奎,鄉親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很感動,是一位退伍不褪色的好軍人、好黨員,更是模范丈夫。”
從青春執手到白發滿頭,面對重重磨難,殷芳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間的真善美,用責任和擔當為病榻上的妻子撐起一片愛的藍天。
通訊員 施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