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印發《2022年數標指數全國典型案例50強案例入選通知》,亳州市“標準先行,‘免申即享’助力惠企政策兌現直達”入選2022年數標指數全國典型案例50強。
據悉,我市通過制定政策梳理標準、強化數據匯集、加強政策梳理、完善平臺功能等措施,縱深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創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標準先行立規范。我市構建數據資源和政務服務標準體系,編制發布了《“互聯網+政務服務”服務質量評價指南》等6項省級地方標準、《亳州市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等4類14項技術規范和標準化指南,積極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政策梳理規范》等6項省級地方標準制定申報工作,為“免申即享”工作提供規范指引。
數據匯集強支撐。構建全市統一數據資源目錄管理體系,整合、分析、入庫公安、人社、衛健等81家單位4171類數據,共享庫數據達107.17億條;積極爭取國家數據直達基層試點,申請并調用國家級數據接口350個、省級數據接口796個,為企業精準畫像、精準匹配政策等“免申即享”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政策梳理全在線。集中梳理市縣兩級執行和制定的各類惠企政策,根據政策條件要求,對政策進行分類,形成名單類、條件類、暫時難以數據化類3類政策,用“顆粒化”思維對政策條件進行“數據化”“區間化”處理,做好政策動態更新維護,推進實現名單類、條件類政策“應上盡上”“全程在線”。目前,平臺累計上線“免申即享”1194項。2022年以來,平臺新上線“免申即享”政策16項。
完善平臺優服務。構建“1+2+3+4+N”“免申即享”建設框架,建設企業畫像庫、政策條件庫、政策測算系統、政策匹配系統、審批系統等功能模塊,將原來的“申請、受理、審核、提交收款材料、核撥、撥付”6大流程重新設計、梳理,優化為“數據比對、意愿確認、撥付到賬”3個環節,在事前、事中、事后設置名單篩選、異議處置、績效評估“三道關卡”,實現惠企政策兌現由“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企業被動申請向系統自動匹配、人工層層審核向平臺自動審核、政策制定粗略預估向科學精準4個方面的轉變,有力推動了惠企政策獎補資金應享盡享、快速兌現。通過平臺累計發放獎補資金3.63億元、惠及企業9568家。2022年以來,通過平臺發放獎補資金2.06億元、惠及企業1715家。
記者 張珍 通訊員 劉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