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阜陽市潁東區插花鎮二學區中心學校,有這樣一位90后鄉村教師,她的名字叫鄒林林。自任教以來,始終堅守在鄉村教育一線。
從當老師的第一天,她便把“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獲”作為事業追求的目標,把“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她的自律信條。
自參加工作,一直擔任數學學科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作為一名教師,她不斷地刻苦鉆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備課時,她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鉆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
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而她循循善誘的引導,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學生上,她很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于后進生,她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后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帶來驚喜的,也許在教育的路上會遇到不想學習的人但是她更愿意相信只要一直堅持自己的教育便會的到來之不易的驚喜。
同時她抓好學生的小組學習活動,選拔優秀的小組長,帶著小組成員一起進步。在班級設立的也有興趣小組,幫助一些想學習但是沒有方法的同學。堅持讓學生寫周記,寫身邊事,寫心里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中得到了許多......在日記中,她得到學生的信任,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及時對學生給予指導和幫助,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他們安康成長。她所教學科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教研活動是載體,課改教研是先導。她也很有幸的擔任了數學組教研組長,這是學校對她的信任,同事對她的支持。為此,她在所從事的教研工作中積極探索,勤于實踐,做好新課改的模范帶頭人。在這方面,積極的學習信息技術,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的能力,使數學課更加精彩。同時她積極觀看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借鑒優秀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認真組織開展集體備課、公開課及課后評課的工作,促進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她把各種教學觀摩課和報告會的先進理念在科組中交流學習,認真組織教師們參加各項比賽活動,在領導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下,大家齊力抓教學的好勢頭,無論是教學工作還是其他事務,均取得較好的成績。
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瑣。尤其是七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弱,他們的衣食住行等,事無巨細,點點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要讓學生成材,身心安康成長,就必須關心保護他們,做他們的知心人,她把“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曉之以理、持之以恒”作為關心學生的座右銘。班上農村進城務工、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有五六個,在她細致、耐心地工作下,他們都能自強、愉快地在這個和諧的班級大家庭中生活、學習。還有一些班上的“留守孩”由于遠離父母、遠離親情,對他們的安康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據了解,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半月或一個月給家中打一次,有的半年聯系一次,相當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來,單純認為給孩子吃飽、穿暖、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就可以了,而無視與孩子的心理溝通與交流。為此,她給學生分組,利用微信,讓學生每星期一、三的課外活動和家長聯系,進展交流,匯報他們在校的情況。她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句話:做學生生活中的母親,錯誤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摯友。短暫的時光里,她不但取得了家長的放心,學生也更有了學習的動力。作為班主任她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開展,逐步形成一個安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讓每一個學生都做班級的管理者,參與其中,發揮自己的價值。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鄒老師說:“我要繼續虛心學習,勤奮工作,認真鉆研,用愛心和堅韌詮釋鄉村教師的能力和擔當。”
(高文雅 李曉梅 安青網:徐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