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瓶塞、加入注射液、開始打針或吊水——無論是接種疫苗還是醫院治療,小小“藥瓶塞”隨處可見又不可忽視。
(資料圖)
作為專業從事直接接觸各類注射劑類藥物包裝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華蘭藥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在全球四大洲的30多個國家布局銷售網點,為全球近40個國家90多家藥企、國內近1,100家注射劑藥企長期供應全球領先的醫藥用密封彈性體。
近兩年,華蘭與華為協作,進一步制定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四步走”的五年規劃,立志成為藥包材料行業“燈塔工廠”標桿。
小瓶塞承載大健康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不同口徑、不同材質、不同尺寸的“小瓶塞”承載著人們的“大健康”,華蘭生產的主要產品包括高、中端注射劑用內包材覆膜膠塞、常規膠塞、預灌封活塞、硅膠密封彈性體等。 對于生產廠家而言,多品類的產品,讓產能調配的難度不斷加大;不同材質的原料,考驗的是供應鏈管理的能力;多樣化的品類需要銷售進行多個企業對接,又陷入銷售“經驗化”的固有思維模式,容易產生產品過剩或者供應不足……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一系列的生產和管理難題,讓華蘭的進一步發展遇到了瓶頸。
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從2021年開始,華蘭就開始尋求數字化轉型的合作伙伴;華為以積淀深厚的平臺綜合能力、強大的專業性獲得了華蘭的認可——在兩次走進華為之后,雙方就未來的項目內容和數字藍圖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并達成了合作意向。
“彎道超車”重構頂層規劃 打造數字華蘭“燈塔工廠”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為了支撐公司可持續性高速發展、有效應對內外部挑戰,在業內獨辟蹊徑、彎道超車,實現管理模式的創新,2022年4月,華蘭正式聯合華為啟動了燈塔工廠頂層規劃服務項目,引入數字化轉型管理變革體系,通過流程組織IT一體化,實現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華蘭董事長兼總經理華一敏介紹,從頂層規劃統籌到制定路標策略和方案實施推進,華為為華蘭繪制的數字化藍圖讓公司“看到了春天的樣子”。
從制定戰略愿景、明確業務目標,到描繪藍圖,最終實現流程、機制、組織的全方位保障,華為為華蘭描繪的這份“數字藍圖”將通過“四步走”戰略,經過2022-2027的五年奮斗規劃,從技術開發、采購、生產制造、倉儲物流、銷售甚至行政管理等多個方面“多管齊下”實現華蘭的全面數字化轉型,劍指“五年三十億銷售額、進入世界前三”的目標,成為行業內的“燈塔工廠”。
從精品車間看變革實踐 “破而后立”驅動未來生產模式
偉大的數字化藍圖從一個個基礎實踐的推進開始,基于華為在業務變革及流程管理的優秀實踐,華蘭攜手華為聯合開發了公司業務流程框架,重新規劃營銷、研發、供應、制造等8個領域、12個價值流、215個業務能力,給出了52個項目任務,數字華蘭及燈塔工廠藍圖正有條不紊的開展建設。
以正在“破而后立”的精品車間為例,在數字化轉型之前,因為膠塞品種繁多,通常采用“集群式”生產,即ABCD各個型號分別有一套單獨的生產流程;這種生產方式需要高人力和設備投入,細分的每個型號幾乎都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設備。經過大數據分析和全自動生產單元的介入,現在的華蘭精品車間把漫長生產流程系統性拆分三個生產區域和半成品、成品兩大生產階段,實現高效管理、可追溯、防呆出錯的自動化作業,生產周期縮短了40%,并且不再高度依賴熟練人工。
從頂層規劃數字藍圖到精品車間自動化生產落地,華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全面開始,并取得了顯而易見的成效:對生產過程全要素進行仿真模擬,找到產線配置的最優方案減少成本;客戶研發需求管理信息拉通,研發需求管理效率提升50% ;快遞柜場景化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實現了夜間領料0值班;運用營銷一站式平臺,對銷售過程進行了全流程的管理,整合了全球生產及供應的能力……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與華為的共同協作下,華蘭不僅能通過自動化提高人的效率、通過數字化量化人的能力、通過流程固化人的經驗、通過智能算法賦能人的智慧,更能在數字藍圖的指引下,實現一個個發展路標,擁有完善的數字管理體系、先進的數字人才團隊、實現智改數轉,成為行業內真正的標桿性“燈塔工廠”,在未來30年甚至更遠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俞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