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建行濟南歷東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疑似電信詐騙事件,為客戶挽留經濟損失,守護客戶財產安全。
一、事件經過
下午2點左右,建行濟南歷東支行大堂來了一位 60 歲左右的女士,要求將1萬元現金存入一個異地建行個人賬戶。柜員詢問客戶是否和對方認識以及匯款用途,客戶稱是支付一個從土耳其郵寄過來的包裹運費。這立即引起了柜員的警惕柜員立即停止辦理該業務并詢問客戶具體情況,經過與客戶詳細交談,得知客戶前期參見健康講座時加入一個微信群,在微信群添加認識了一個自稱在土耳其的朋友。經過一段時間的微信交流,客戶對對方變得十分信任,近日土耳其的朋友稱有一個價值百萬的物品要郵寄到中國來,但需要提前向快遞公司交一萬元的運費,因自己是孤兒,在國內沒有親友,所以請我們這位客戶墊付1萬元快遞費。聽到這里柜員已基本確認這時一筆電信詐騙,便立即呼叫大堂經理和營運主管一起向客戶說明這是一起電信詐騙案件,存在資金損失的風險,工作人員向客戶詳細分析了該事件中的可疑之處,并講解一些典型電信詐騙案例,引導客戶主動識別電信詐騙案件的顯著特點,提示客戶不要輕易相信網絡上結識的所謂朋友,不要輕易通過網銀、電話等方式向陌生人轉賬匯款不要將身份信息或短信驗證碼告知陌生人。客戶終于意識到此次事件可能為電信詐騙,表示不再匯款,避免了資金的損失,以后一定提高警惕,謹防誤入電信詐騙圈套,并對我行人員表示感謝,人員表示感謝。
二、風險提示。
中老年人作為電信詐騙的風險的易感人群,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短信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選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各營業網點應當高度重視,不斷加強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針對以下情況,應高度警惕,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客戶財產損失,
1.承諾高額回報,不法分子通過電信的方式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客戶收到來歷不明短信,許諾客戶高額回報。
2.客戶要求向陌生人轉賬或匯款,且沒有合理理由,轉賬人信息不詳,應先穩住客戶情緒,向客戶了解相關信息,快速識別案件類型、及時采取相關措施。
3.通過偽基站冒充我行 95533客服號碼發送短信,以手機銀行升級、積分兌現等為名,騙取銀行卡信息進行詐騙。
4.短信驗證碼,詐騙分子利用不法手段盜取客戶信息。
三、防范措施
1.提高員工電信詐騙案件識別能力,各網點應定期學習反洗錢、金融詐騙案例,全體員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銀行賬戶防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人民銀行及公安部門關于防范電信網絡違法犯罪的相關工作要求,將守護客戶財產安全作為員工責任,在接觸到疑似被騙人員時,迅速做出應對措施。
2.加強客戶防騙提醒服務。應從多角度開展防范電信網絡違法犯罪的知識普及,在日常業務辦理過程中,通過發放宣傳冊、耐心講解等方式,向客戶宣傳防范詐騙方式,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信息,不出租出借身份證件以及銀行卡,以免被不法份子有機可乘識。充分利用電子 LED 顯示屏等渠道,持續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的教育,提高社會公眾賬戶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加強金融知識宣傳,增強公眾防范意識。應積極響應人行針對重點人群現場宣傳的號召,組織員工進社區、學校,向不同的群體發放宣傳折頁,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多模式宣傳幫助公眾了解電信網絡詐騙危害,提高電信網絡詐騙意識,強化電信網絡詐騙防護技能,營造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促進廣大人民公眾和金融機構共同協作,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