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2021年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全面復蘇仍較困難,發達經濟體復蘇將明顯快于新興經濟體。隨著歐美寬松貨幣政策逐漸退出,全球性通脹或將年內見頂。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市場熱議的全球性通脹,只是暫時現象,通脹或將年內見頂。一是因美國最快或于下半年討論縮減購債規模,全球流動性拐點可能出現。二是因發達與新興經濟體間的免疫落差將逐漸彌合,逐步緩解全球商品供需失衡狀況。當前全球并未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需求并不具備持續推動通脹的動能,全球通脹只是暫時現象。
國內物價漲勢趨于平穩,輸入型通脹壓力減輕。預計下半年PPI將沖高后回落,全年漲幅在5.5%左右。第一,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上漲速度有望放緩。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轉,大宗商品和原油產出國的供給能力逐漸恢復,促進價格漲勢減弱。第二,基數原因促進價格漲幅難以進一步擴大。此輪上游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基數上升促進今年下半年初級產品價格同比逐漸趨穩。第三,PPI上漲時快速,漲勢消退也很快。PPI快速上漲時期通常在10-15個月,此輪已有1年時間,下半年大概率將走穩回調。第四,價格上漲從PPI向CPI的傳導不暢。年初以來PPI與CPI剪刀差顯著擴大,價格上漲主要在生產端,生活端價格漲幅有限。第五,下半年PPI翹尾因素明顯下降。7月PPI翹尾因素為2%,8月之后逐月下降。第六,4月以來,國家多次出臺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將對遏制輸入性通脹起到積極作用。
預計下半年CPI漲幅將高于上半年,全年平均上漲1.3%左右。第一,預計下半年豬肉價格仍將處于低位,難以顯著抬升CPI。第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好轉,農產品生產、運輸、供應恢復正常,食品價格漲勢將較弱。第三,非食品價格走勢滯后于PPI,預計下半年非食品價格將高于上半年??紤]到PPI向CPI傳導不暢,生活資料價格漲幅較小,下半年非食品價格漲勢將較為溫和。第四,下半年CPI翹尾因素整體下降。原油價格上漲導致零售燃油價格持續上調,對非食品價格帶來拉動作用。綜合來看,通脹不會成為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更不會成為宏觀政策應該關注的主要目標。(羅夢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