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近日的一則公告將銀行貴金屬和外匯業務再次拉回大眾視野。公告稱,將于8月7日至8月8日對賬戶貴金屬、雙向賬戶貴金屬、雙向外匯寶等相關系統進行升級。升級內容包括上調交易起點數量(金額),下調其單筆交易上限和單一客戶持倉限額等。簡單理解,就是銀行對相關業務進一步收緊。
事實上,中行不是近期國內唯一一家對貴金屬或者外匯業務進行限制的銀行。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1月以來,包括六大國有行在內的20余家銀行采取暫停貴金屬新開戶業務、實施提高交易起點、提高保證金比例、上調風險等級、持倉限額等措施,銀行渠道貴金屬和外匯交易管控持續加碼。各家銀行先后收緊業務為哪般?未來投資者還能通過銀行參與外匯和貴金屬業務投資嗎?
多家銀行提高交易門檻
從中行的公告來看,其采取的舉措包括上調賬戶貴金屬、雙向賬戶貴金屬、雙向外匯寶的交易起點數量(金額),下調其單筆交易上限和單一客戶持倉限額。同時下調代理個人上金所業務延期交收合約的最大單筆報價量、單客限倉額度等措施。
同時,對10月23日起調整賬戶貴金屬、雙向賬戶貴金屬、雙向外匯寶、代理個人上金所業務等產品的交易服務。對于上述產品項下無持倉的客戶,如于2021年10月22日前仍未完成2021版產品銷售文件的簽署,將于2021年10月23日起不再提供該產品的服務。
對于此次變動,公告這樣解釋,即國際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為更好滿足客戶真實需求,降低投資風險。同時,中行也對持倉客戶加以提醒:考慮到外匯、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建議謹慎交易,通過擇機賣出或平倉等方式控制風險。
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近期收緊貴金屬和外匯業務,中行并非第一家。今年4月開始,國內各大銀行便對存量客戶的交易陸續采取收緊措施:4月20日,工商銀行發布通告宣布將該行的賬戶貴金屬產品的風險級別調整為第5級(R5),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要求同樣調整為進取型(C5);7月27日,招商銀行連續發布5則相關通告,宣布將逐步關閉部分無持倉客戶的貴金屬業務交易功能,并暫停個人雙向外匯買賣業務的新開倉交易功能。
個人衍生品交易加強風險防控
各家銀行先后收緊業務為哪般?數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國內各大銀行“集體出動”,對上述業務采取緊縮政策,原因之一就是“原油寶穿倉事件”余威仍在。
2020年4月21日凌晨WTI五月原油期貨結算于-37.63美元,極端負油價導致掛鉤原油期貨的“原油寶”大面積穿倉,6萬余名客戶保證金不僅盡數賠光,甚至還“倒欠”銀行逾58億元。至此,個人衍生品交易的風險被逐漸重視起來,多家銀行也紛紛對多項個人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予以調整。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0年11月以來,包括中農工建交、郵儲在內的國有六大行以及平安、招商等超過20家的銀行陸續發布公告,收緊包括貴金屬和外匯在內的個人金融衍生產品業務。
某國有銀行業內人士更透露,也是從去年開始,監管方面開始在各種內部或者公開場合頻繁喊話,要求提高類似業務的風險防控意識,同時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強化前瞻性安排。
未來繼續收緊仍是大勢所趨
從銀行公告來看,暫停新開倉、暫停新開戶、逐步清理存量客戶,成為銀行持續收緊個人交易類業務管控的常規操作。對此,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各行此舉是從源頭上規避可能存在的交易風險。
“貴金屬市場波動頻繁,而銀行業機構作為金融機構中網點最多、覆蓋人群最廣的普惠型機構,其主要客群的風險承受能力普遍低于長期從事衍生品交易的專門投資者,特別是對于個人客戶。”蘇筱芮表示。
“外匯特別是外匯期權,一方面產品復雜性高,另一方面,期權產品自身的天然杠桿率更大,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現有投資者適當性分類很難完全甄別出對應等級的風險承受水平。”康楷數據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楊敬昊表示,期權作為一種以波動率為博弈核心的金融品種,在波動劇烈的行情下,銀行作為個人投資者外匯期權業務的對手方,要承擔的風險也很大,因此,各大銀行收緊這塊的業務也有自身風控的考量。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在當前市場貴金屬及外匯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持續收緊管控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利益,向投資者提示潛在風險,并降低潛在投資業務糾紛和市場聲譽風險,預計銀行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相關業務,逐步提高門檻規范交易。
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
銀行對于此類業務的風險管控收緊是大勢所趨。對于有興趣從事貴金屬和外匯業務的投資者來說,應該如何應對呢?某國有行外匯分析專家表示,短期內業務的收緊或者說是規范并不意味著完全取消,而是提高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投資者。
蘇筱芮表示,如果投資者確有投資需求,可以考慮其他非銀渠道從事交易。而對于貴金屬類業務,投資者即便不能交易,也需理性看待銀行業機構的相關舉措,其目的還是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她強調,“貴金屬市場本質還是專門市場、小眾市場,與銀行業普惠的性質存在根本區別,采取的是專門化的發展路徑,待行情波動程度趨緩后,銀行再重啟較為穩妥。”(記者戴曼曼實習生呂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