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過期了,但未及時更新,您可能會被銀行中止名下個人賬戶辦理業(yè)務……”近年來,各家銀行相繼發(fā)布公告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及《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等相關規(guī)定,逐步對在該行留存的客戶身份信息存在不完整、不真實等情況的客戶名下賬戶進行限制金融服務。
近日,又有多家銀行發(fā)布類似公告。
興業(yè)銀行發(fā)布“關于對企金電子渠道身份證件超期客戶進行友情提示和渠道限入的公告”。
同時,上海銀行也發(fā)布“關于補充更新個人客戶身份信息的公告”,提醒客戶應及時補充更新信息,以保證賬戶正常使用。
身份信息過期須更新
“您預留的身份信息不完整,請攜帶身份證件至網(wǎng)點或在手機銀行進行更新。”前段時間,市民劉女士收到了一家銀行的短信,提醒她留存在銀行的身份證件信息不完整,需要及時更新。
事實上,兩年前,在相關規(guī)定的要求下,各家銀行就已陸續(xù)跟進,開展對客戶身份的核查行動,并提醒客戶及時更新身份證件信息。
近期,又有多家銀行發(fā)布相關規(guī)定。興業(yè)銀行在“關于對企金電子渠道身份證件超期客戶進行友情提示和渠道限入的公告”中表示,根據(jù)《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yè)務”等相關規(guī)定,該行將對身份證件逾期達一定期限的客戶進行信息提示和渠道限入,如果單位及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在該行登記的身份證件已臨近有效期或已超期,請及時持有效身份證件,至貴單位賬戶所在行進行證件信息更新,如果單位工商信息狀態(tài)異?;蛸F單位及企業(yè)法定代表/負責人的身份證件已超期30天且未及時更新,該行將在友情提示的同時暫停企業(yè)網(wǎng)銀、興業(yè)管家及銀企直聯(lián)渠道的服務。
無獨有偶,上海銀行也發(fā)布“關于補充更新個人客戶身份信息的公告”稱, 留存的客戶身份基本信息或身份證件影像資料有缺失、失效或已發(fā)生變化的,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wǎng)上銀行在線補充更新職業(yè)、聯(lián)系地址、二代居民身份證件有效期及影像資料,也可通過營業(yè)網(wǎng)點進行辦理。
該行表示,對于未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客戶,對其名下賬戶采取限制金融服務或者中止金融服務的管控措施。如用戶存在以上情況,應盡快通過上述方式補充更新信息,以保證賬戶的正常使用。
基金賬戶也須同步更新
記者了解到,除了銀行機構對客戶身份信息進行嚴格核查之外,基金公司也同步開展個人客戶身份信息的核實工作。需要核實的個人客戶身份信息包括個人客戶的姓名、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和證件號碼、證件有效期、性別、國籍、職業(yè)、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地址、聯(lián)系方式等。
如工銀瑞信基金發(fā)布公告表示,個人客戶通過該公司直銷電子自助交易系統(tǒng)(包括本公司官網(wǎng)、工銀瑞信基金APP、工銀微財富微信服務號)辦理業(yè)務的個人投資者,需上傳本人有效的身份證件照片或復印件。在該公司開立賬戶的個人客戶若留存的前述身份信息缺失、錯誤或發(fā)生變化,應通過公司官網(wǎng)、手機App客戶端、客服熱線人工服務等渠道辦理。
機構客戶相關信息過期的,同樣需要辦理。據(jù)了解,機構客戶身份證件包括但不限于“三證合一”的營業(yè)執(zhí)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有效證件類型;機構客戶的名稱、住所、經(jīng)營范圍、身份證明文件類型、號碼和有效期限,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和授權辦理業(yè)務人員的姓名、身份證明文件類別、號碼和有效期,受益所有人的姓名、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的種類、號碼、有效期限、地址等。如前述信息發(fā)生變化的,在該公司直銷柜臺開立賬戶的機構客戶需要將相關資料蓋章版原件寄送至我司直銷柜臺辦理身份信息更新手續(xù)。該公司稱,如客戶留存的身份證件已過有效期,應及時更新,如未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未提出合理理由的,該公司將按照法律法規(guī)及監(jiān)管要求對其的賬戶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
更新信息仍要注意防騙
在各家金融機構紛紛提出個人身份信息更新的要求之后,不法分子也悄然行動,以虛假短信、詐騙電話等手段進行詐騙。
“比如發(fā)送一些釣魚短信,盜取客戶信息,并哄騙轉賬等,這也使得一些客戶上當受騙。”銀行人士陳女士表示,用戶在對身份信息進行完善更新時,銀行不會收取任何費用,在任何情況下銀行工作人員不會向您索取賬戶密碼和短信驗證碼,請保護好個人信息,注意防范詐騙。
陳女士也表示,“一般來說,客戶登錄手機銀行等平臺時,銀行就會及時提醒客戶,是否需要更新相關信息,或者發(fā)送短信提醒。如果客戶沒有收到相關信息,就說明該客戶的信息暫不需要更新。客戶在更新時,須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切勿相信來源不明的鏈接和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