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農業銀行晉江支行營業部,在營業大廳閑置角落,一個圖書角引人關注,經典讀物、財經讀物、金融知識指南等,都能讓客戶在辦理業務之余,獲取一定信息。
記者走訪時看到,在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銀行機構網點,都設置了便民服務區,飲水機、老花眼鏡、藥品、紙巾、計算器、輪椅等一應俱全,更有部分社區銀行還專門設置了兒童游樂區,陳列各種小孩子的手工作品、繪畫工具等,讓原本稍顯“嚴肅”的銀行網點,多了一些溫情,變身成為一個“服務站”。
服務設施基本齊全
近年來,隨著適老金融不斷被提及,相關部門陸續出臺政策,各家銀行也主動作為,不斷升級廳堂服務。
“隨著金融科技不斷升級,我們的設備也逐步更新,科技感更強的同時,各家銀行也陸續對原本的布局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更加合理地劃分功能區,讓網點布局更加合理。”某國有銀行工作人員王女士說道。
在重新劃分的功能區中,便民服務區是各家銀行不容忽視的一個功能區。記者了解到,在銀行所布設的便民服務區里,老花眼鏡、藥品、紙巾、計算器、輪椅、飲用水等常用品已成為標配,銀行網點還為市民提供WiFi服務、殘障人士專用通道等,讓市民辦理業務更加便捷。此外,銀行還提供報紙、雜志、電視,甚至專門開設一個圖書角,為市民辦理金融業務之余,獲得更好的體驗。在銀行網點內,各家銀行也利用宣傳折頁、LED屏等方式,宣傳金融防詐騙、存款保險等信息。
“布設簡單,但要形成常態化的服務就比較不容易。”上述王女士說道,不少用品或設施容易損壞,如手機充電設施經常損壞、老花鏡如果沒有及時收起來就容易丟失、紙巾和藥品等消耗品需要及時補充等,都需要銀行工作人員時時刻刻關注。
暖心服務花樣迭出
記者了解到,除了在網點內注重市民的便民服務外,更有銀行將視線轉移至銀行之外,不僅為市民提供一些非現金金融服務之外,還能帶來更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為市民生活增添便利。
以建設銀行晉江分行為例,該行借助“勞動者港灣”載體,除了提供場所為“勞動者”休憩之外,還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港灣送福”活動。該行在今年春節期間,就積極為市區環衛工人、建筑工人送上“暖冬大禮包”,驅散“就地過年”的濃濃鄉愁。此外,該行專設愛心窗口,在社保工資日為社??蛻籼峁┍憬莘眨M建“張富清金融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金融服務進企業”“金融服務進校園”活動,為市民持續提供暖心服務。
晉江農商銀行同樣如此,除了完善網點便民服務,還通過各種載體,持續推進各項暖心便民服務。如該行與晉江市圖書館聯合創建的“三有書屋”,是一家免費向市民開放的公益書屋,坐落于五店市傳統街區。該行也是晉江金融業中首家創建24小時公益書屋的金融機構。
據了解,“三有書屋”充分利用五店市傳統街區濃厚的文化氛圍,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資源相融合,藏書近5000冊,配套自助辦證機、自助借還書機、電子圖書借閱機等智能化終端設備,文獻資源納入全市圖書“通借通還”服務體系,實現書屋內圖書在全市所有鎮街和經濟開發區的81個圖書服務點“流動借閱”。
書屋還設置黨建活動區、農信文化區、休閑閱讀區、金融服務體驗區等功能區域,供開展黨建學習、黨群共建、親子交流及體驗福e購商城購物、自助開卡、簽約手機銀行等非現金金融業務,同時免費提供WiFi上網、充電寶、茶水、藥箱等便民服務,增強市民服務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