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個月,央行再次重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1月24日,央行發布消息稱,為維護春節前流動性平穩,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較上次操作2.35%下降10個基點。
呵護春節假期前流動性
自1月17日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降10個基點后,此次央行重啟的14天期逆回購同步下調10個基點。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操作是2022年央行首次開展14天期逆回購,除了降價外,在操作規模上也呈現增量趨勢,繼上次操作來看,此次央行將操作量提升至1500億元,對沖當日到期的1000億元逆回購后,實現單日流動性凈投放500億元。
在業內看來,央行此次調降14天期逆回購利率,屬于此前下調利率的“配套”動作,繼下調中期借貸便利(MLF)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后,央行再次下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等政策利率,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呵護春節假期前流動性,推動利率中樞下移,更好地幫助實體經濟降成本。
正如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所說,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協同7天期逆回購下調10個基點,一方面順應了近期降息的節奏,并維護利率短期期限的匹配度,避免銀行對短期不同期限資金的拆放行為扭曲,另一方面也延續了前期跨月流動性調節的風格。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央行此前操作的逆回購常規量一般在100億元左右,自1月17日開始加量至千億元級別。陶金認為,“操作規模與前期相比略大,主要體現了對跨月和春節流動性的呵護”。
央行啟動14天期逆回購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呵護春節假期前流動性,保持資金面量足價穩,避免存款類機構在春節假期前結賬造成資金價格波動率上升。宏觀分析師王好同樣稱,14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與1年期MLF、7天期逆回購和SLF利率下調幅度保持一致,這一結果完全符合預期。
“利率走廊整體同幅度下移意味著實體經濟部門直接融資成本開始下降,春節假期后,貨幣市場降息利好有望傳導至信貸端,帶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促進信貸需求恢復。”王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