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廣東省醫療保障局上線“廣東民聲熱線”時透露,廣州醫保信息平臺將于7月12日正式上線,成為國內首個上線的超大型城市醫保信息平臺。廣東將在今年底實現省內異地就醫門診醫保報銷直接結算。醫保報銷自己墊資、兩頭跑的“痛點”有望終結。
異地看門診,“墊資+兩頭跑”何時了?
廣州、深圳優質醫療資源豐富,粵北粵西粵東患者常常會因大病前來求醫,其中部分患者需要長期在門診治療,因為廣州還沒有實現異地門診醫保報銷直接結算,因此這些患者需要先自己墊付門診費用,再回參保地報銷。
廣東省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肖學介紹,廣東2017年實現了住院的異地就醫結算,包括省內和跨省,但是門診結算這一塊目前還沒有實現。
肖學透露,廣東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實現省內異地門診就醫直接結算(除了普通門診之外還包括52個門診特定病種,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這意味著廣東患者在省內其他地市就醫,小到門診看感冒,大到門診化療,醫保報銷部分可直接結算,無需先自行墊付,再回參保地報銷了。
異地門診報銷的比例則以患者所在參保地的醫保政策為準。例如,深圳患者和韶關患者在廣州醫院門診購買同一種藥物,由于兩地報銷比例不同,醫保結算后他們自付的金額可能存在差異。
按照國家的部署,2022年底前每個縣至少有1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肖學介紹,這項工作正穩步推進中,但也存在不少難點。一是定點醫療機構特別多;二是線很“長”,所有的醫療機構要通過醫保局的信息系統連起來;三是面“廣”,涉及超1.08億的參保人員,還涉及所有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以及經辦機構等。
如何享受省內異地門診醫保直接結算?
如何才能享受省內異地門診醫保直接結算?廣東省醫療保障局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張艷純介紹,總的來說就是三句話、十個字:“先備案、選定點、持卡就醫”。
符合異地就醫條件的人員在異地就醫前要先備案。備案現在推廣“不見面的辦理”,可以通過打電話也可以通過網上進行備案。按照廣東的要求,有五個類型的人群符合異地就醫條件: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即退休后把戶口遷回原籍;異地長期居住的人員,近期準備或是已經在這個地方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員;異地長期工作的人員,因為工作需要在其他地方工作的人員;轉診的異地就醫人員,因為本地醫療服務不能滿足需求,希望到廣州、深圳的醫療機構就醫;臨時異地就醫人員,即偶爾出差、旅游在異地突發疾病需要異地就醫。
對患者異地住院醫保直接結算來說,“選定點”只需要選定具體的市,比如說患者到東莞,選東莞就可以了,不需要選具體的定點醫療機構。未來門診特定病種異地就醫,患者異地門診就醫需要選定一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選定醫院后,就可以持卡到這個醫院就醫。就醫憑證可以持社會保障卡,可以是身份證,還可以憑醫保電子憑證(需提前在廣東醫保公眾號上激活),電子憑證激活后拿著手機到省內的醫院就醫即可。
廣州醫保信息平臺7月12日上線
肖學介紹,廣州醫保信息平臺將于7月12日上線,這是國內首個上線的超大型城市醫保信息平臺。
廣州醫保信息平臺的上線對推進廣東全省異地就醫門診直接結算意義重大。張艷純介紹,截至7月1日,廣東省內已有8個地級以上市開通了門診異地就醫結算,分別是佛山、惠州、中山、陽江、茂名、揭陽、云浮、韶關。7月12日,還將有珠海、河源、肇慶、清遠、潮州等5個地級以上市開通。
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不僅關系到參保地,還關系到就醫地。以一名韶關患者到廣州就醫為例,就算韶關已開通,但廣州尚未開通,這名患者也無法享受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據悉,目前,已有19個地級以上市成功上線醫保信息平臺,已覆蓋8000多萬醫保參保人員,1.6萬多家醫療機構。廣州上線后,深圳將隨后上線。(記者陳輝、通訊員粵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