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di倉儲會員店、盒馬X會員店、麥德龍Plus付費會員店、山姆會員商店、永輝倉儲超市……今年,倉儲式超市可謂“遍地開花”,迎來了發展的起步之年,零售方式或迎來新的變革。其中,食品作為倉儲式超市中的重要品類,如何更好地切入這一渠道市場引發行業關注。
記者走訪發現,對晉江食品企業而言,倉儲式超市的展露有助于提高品牌曝光度,助力企業品牌、產品及渠道往中高端發展。同時,以供應鏈實力著稱的晉江食品在自有品牌切入之余,還可以作為倉儲式超市自有品牌的代工廠商……無疑,倉儲式超市中“藏”著不少晉江機會,是一塊不能忽視的“蛋糕”。
品牌入駐顯實力
以清新白色為主色調,竹編的元素,打出“純簡配方”“自然造”等賣點,高質感的凹凸扣自封袋,一袋428克,每袋39.9元……這是泉利堂入駐fudi倉儲會員店的產品“真正楊梅”,一袋袋立在fudi馬卡龍淺粉色展示盒中,引人注目。
“除了白砂糖和食用鹽,再無其他添加劑。”泉利堂總經理陳清帥介紹,“真正楊梅”是泉利堂的中高端產品之一,也是企業多年蜜餞制作工藝的體現,主打健康和鮮果原味,對溫度和糖鹽比例的要求很高。由于低溫吃糖,產品吃糖速度會比較慢,但產品顆粒更飽滿,可以保持楊梅天然營養成分,保留鮮果本身的營養。以產品大小為例,一顆鵪鶉蛋大小的“真正楊梅”是由一顆雞蛋大小的楊梅鮮果經泉利堂工藝加工而成,這樣濃縮成的楊梅蜜餞才更有顆粒感,汁水更加飽滿。
陳清帥表示,倉儲式超市的目標受眾對性價比的要求高,而倉儲式會員超市的目標消費群體對產品質量、包裝、性價比等各方面的需求都高,忠誠度也高。因此,倉儲式會員超市的選品標準也較高,能夠以自有品牌入駐這類超市,意味著產品與品牌在同行中更有競爭優勢。對品牌而言,這是個很好的背書平臺。
無疑,隨著倉儲式超市的“風起”,品牌與產品也將乘上這股“東風”,借助平臺,在增加品牌曝光度的同時,“圈住”一批更精準、忠誠度更高的消費者。
同時,入駐倉儲式超市不僅對品牌有益,也考驗著企業的產品研發實力。
如倉儲式會員超市的主要客群更注重健康,會關注產品配方,所以需要有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而企業就需要有相應的產品或者對已有產品進行微調的快反能力。
以蜜餞為例,“真正楊梅”就是迎合了消費者的健康訴求,如降低糖分,讓產品更天然,保留更多鮮果原味。陳清帥坦陳,與以往相比,消費者對配料中糖的重視程度有了較大提升。為此,企業也積極與經銷商、消費者進行溝通,對企業產品進行“減糖”,使新品的甜度更能滿足新一代消費者“嗜甜”又需要降低甜度的訴求。同時,他透露,企業也在嘗試研發功能性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
強供應鏈切入代工
盡管各方勢力蠢蠢欲動,但不可否認的是,倉儲超市在國內仍有不少“敗績”。遠看,有2004年普爾斯馬特會員店多地關店,近看,7月初,“一覽商業”曾報道,主打生鮮產品的倉儲式會員店fudi,日均銷售額不足15萬元。
有觀點認為,國內諸多玩家試水倉儲會員店失敗,更多原因在于“徒有其表”,只學到了外形,沒有學到內核,“消費者只是用會員費用的形式提前獲得商品打折的權利,而沒有得到真正的增值服務。”
麥德龍中國副CEO陳志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想要讓會員付費,就要盡可能地把會員服務做到最好,為了提升消費體驗,會員制玩家就更強調選品質量,而商品力的背后更多依托的還是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除了精選SKU,提高對商品的把控,通過自有品牌補足優質商品也成為倉儲式會員超市發展的選擇。
以倉儲式超市“鼻祖”Costco為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對商品的把控,無論多大的品牌進入Costco,都需要按照其原則降低價格、重新設計產品包裝。
我們可以發現,本土連鎖商超永輝超市近一年來也加快了倉儲式超市的改進步伐。目前,其已經在全國范圍內“爆改”了30多家傳統賣場為倉儲式超市,進駐多個城市。
力誠食品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本身就有做永輝超市這一渠道,當部分永輝超市改為倉儲式超市時,在這些超市中的企業產品及包裝等都要及時跟著改變,以符合渠道的定位。否則,產品與品牌就只能退出這一渠道。
而對于有著強供應鏈實力的企業而言,不僅可以通過自有品牌產品入駐來提高品牌聲量,以供應鏈實力為這些倉儲式超市的自有品牌做代工也是另一可以考慮的渠道切入選擇。
陳清帥透露,目前,企業正與永輝等倉儲式超市進行代工合作的洽談,也與山姆會員店在進行新品開發的洽談。與一般貼牌代工的微利不同,這類代工合作更看重企業的產品研發與供應鏈實力,客單價也會略高于普通代工。而這些與終端更接近的客戶所提出的要求,可以幫助企業更精準地了解當下的市場需求,反哺企業的新品研發工作,助力企業產品矩陣的進一步提升。
渠道革新提“咖位”
實際上,近年來,許多晉江食品企業面臨著新品不“叫座”,增長乏力,產品單價難以提升等發展瓶頸。而在鞏固優勢渠道,開發新渠道以獲得更有消費力的消費者,已經成為品牌與產品提升“咖位”,往中高端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有部分企業表示對進駐倉儲式超市持觀望態度。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晉江食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當下倉儲式超市還處于魚龍混雜階段,有的倉儲式超市只是“掛羊頭賣狗肉”,其本質更像個批發市場,沒有匹配相關增值服務。同時,她認為,是否入駐倉儲式超市,還要看產品屬性與品牌定位,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適合切入這一市場。
對此,陳清帥表示,隨著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如果企業及品牌不積極躍升,就會陷入低價競爭的泥沼,失去競爭優勢。有同行就遇到老客戶壓價嚴重的情況,以至于不得不忍痛斷掉多年合作。他認為,這種情況的發生多是因為客戶渠道與企業發展已經極度不匹配,“企業定位要清晰,不能什么市場都想做。”
實際上,有不少選擇入駐倉儲式超市,尤其是倉儲式會員超市的企業都認為,倉儲式超市有可能成為企業進行渠道革新的嘗試。在企業砍掉低價競爭嚴重的渠道的同時,也要積極開發新的、有增值空間的渠道。
在上述積極進駐倉儲式超市的企業負責人看來,切入倉儲式超市,尤其是倉儲式會員超市,是企業進行品牌提升和渠道革新的一次機會,也是對企業供應鏈的檢驗與提升,“倉儲式超市這一渠道雖然還未迎來爆發,但是我們看好這一渠道,即使當下沒有合適的機會點,也會保持對這一渠道的關注,以及時跟進。”(記者 劉寧 實習生 吳婧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