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頭部帶貨主播劉媛媛在抖音開啟“破億圖書大場”直播。“30多家出版社匯集北京,準備了50萬冊書破價到10元以下,10萬冊1元書,爆款書突破了‘雙十一’價格。”……這些預告宣傳語,引起業界大討論,相關話題持續發酵。有業界人士稱:“出版業困境,在這場直播狂歡中顯現。”對此,深圳商報記者昨日采訪了幾位業界人士。
億元專場都是少兒讀物
有業界人士把劉媛媛掛在直播間購物車里的帶著“破億專場”標記的圖書進行一番統計。由于品種太多,“就按銷量統計了前45種,這45種居然已經超過了一個億”,而且“所謂億元專場賣的都是兒童讀物”。
“以超出日常經驗的價格賣書,并不新鮮。沒有互聯網的時代,賣書也有論斤稱的現象。看了一下劉媛媛帶貨的書目,出版方之所以能和她合作,一定有自己的考量,要么是為了業績賠錢也要做,要么是暫時賠點錢期待將來能賺。同質化、缺乏創意的公版圖書,在市場上只能打價格戰。當然,近幾年網絡平臺幾乎是沒有底線地以打折促銷,對出版業傷害很大。”出版人李建新在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坦言,當圖書以超低價格出售時,必然對出版業帶來影響,但是對于讀者來說,買書當然希望折扣越低越好。在電商發達的當下,如何平衡兩者的需求,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在這幾年的發展中,隨著載體形式不斷多元化,圖書銷售渠道的“主戰場”從最早線下新華書店,逐漸轉移到線上。渠道的轉移代表了流量的轉移,代表消費者關注點的轉移。線上渠道從最早的垂直類電商發展到現在的平臺電商,無論是上游出版單位、下游書店還是中間商,都可以在平臺上開店,線上集聚效應不斷增強。北京開卷的數據顯示,和自營電商、平臺電商相比,少兒類同樣是自營和平臺電商中碼洋規模最大的板塊,但是要低于其在短視頻電商的規模占比。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朱文秋告訴記者,現在的網站幾乎全年滿100減50,出版社不參加活動,搜索時候權重就會降低。跟網站的實際結算價已經很低了,年終還要返點。出版社定價時往往考慮的是滿100減50后的銷售價,對讀者來說,到手價真的不貴。“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引進版權的書按定價支付版稅,對作者也按定價支付版稅,所以最后壓縮的是出版社的利潤空間。”
朱文秋表示,作者作為知識產權的創造者,需要得到利益保護,才能維持持續的創作輸出;暢銷書作者以版稅取得收入,基本由市場決定,因圖書打折銷售帶來的影響,最終會涉及作者的版稅率;以字數計的翻譯費,要么與譯者的付出嚴重不符,要么得不到高質量的譯文;流通領域創造價值,應該得到相應的報酬,目前的這種報酬與流通領域創造的價值是否匹配,可以進一步算算,而最被忽略的是編輯的勞動。
圖書需不需要限價?
連日來,這場直播破價引起出版行業人士的大討論,很多人關心是否會進一步加劇圖書控價的難度。而圖書限價問題,其實也是不少出版行業人士多年來的心聲。也就是說,他們并不反對電商優惠銷售,但是反對所謂的“超低價”。
“這次事件是從電商帶動的圖書超低價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發。圖書無底線打折,電商最后能夠給到內容生產者回款的部分,大概都在二九折到三一折,就這個而言,大多數的出版公司或者是出版社都是扛不住的,甚至最后會倒閉。尤其是那些做相對高端內容的生產者,受害會更嚴重,版稅、編校、設計制作、印刷、紙張,不算人工,只要是普遍有版權的圖書產品,根本做下不來,最后都逼得大家不得不把定價提高。”資深出版人喬東告訴記者,實際上到讀者手中的價格不見得會比之前控價時高,其實控價比較好的時候,讀者的優惠會更大。
“因為無底線打折,對于出版商來講,他們當然盡可能選擇公版或者是成本較低的圖書,可但凡高品質的東西,本身它的成本會相對較高,所以出版商可能就不太往高品質方向去做,這就會造成劣幣驅逐了良幣。我相信,今天當一本書賣1元的例子滿天飛的話,那么不管是圖書內容,還是裝幀設計水準,很大可能就是文化垃圾。我覺得是時候大家一起來反思這個圖書無底線打折的問題,也有必要做深度的限價。”喬東說。
在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孫月沐看來,擁有1430多萬粉絲的抖音主播劉媛媛其實可以做一場令各方都滿意的圖書直播:針對庫存書。孫月沐表示,“希望劉媛媛們、出版社們,能為庫存書銷售走出一條路子,給讀者帶來一場真正的、物美價廉的、超值的圖書消費盛宴。”(記者 魏沛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