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注冊成立,證監會及北交所系列配套政策和規則正陸續出臺,北交所正式開市"呼之欲出"。揚州如何擁抱新機遇,加快推進優質中小企業在北交所上市?近日,揚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我市企業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工作的通知》,分類指導,引導鼓勵揚州中小企業搶抓北交所成立帶來的上市新機遇。
新成立的北交所,是繼上交所、深交所之后,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為全國創新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相比滬深交易所,其服務對象“更早、更小、更新”,對上市企業的包容性更強。最新公布的北交所上市相關制度顯示,北交所將大力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上市融資。北交所的成立,無疑給我市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選擇、新機遇。
北交所即將開市,揚州企業如何抓住上市新機遇呢?根據《關于加快推進我市企業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工作的通知》,我市將分類指導,加速推進四類揚州企業對接北交所。
首先是推動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全速沖刺北交所上市。據了解,我市目前有4家創新層掛牌企業,分別是天啟新材、東寶股份、鼎集智能和怡麗科姆。各地將加強對接,突出重點,“一企一議”,主動上門進行“點對點”對接和診斷,引導其采用市場化方式,加速啟動北交所上市進程。
其次是推動新三板基礎層企業創造條件進入創新層。我市現有40家新三板基礎層掛牌企業,經營狀況、行業特征、創新能力等各不相同。各地將結合企業具體現狀,分門別類進行分析和指導。對基本符合北交所上市條件的,如潤華股份、華旭環保、聯通智控、天嘉智能等,引導其立即啟動北交所上市工作,進一步加強規范,爭取在明年5月份新三板層級調整時進入創新層,進而實現在北交所上市;對其他基礎層企業,引導其聚焦主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創造條件早日進入新三板創新層。
三是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啟動新三板掛牌和北交所上市計劃。我市現有工信部門認定的省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余家,還有40多家企業尚未明確有進入資本市場的計劃,這些企業極有可能成為我市上市后備資源的重要補充。各地將主動與轄內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等企業進行對接,實行一企一策、梯次培育,引導條件相對成熟的企業立即啟動北交所上市工作。
四是引導現有上市后備企業調整上市思路。據了解目前我市各地篩選上報的市級上市后備企業共有100多家,但絕大部分距離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存在一定差距。我市相關部門將積極引導相關企業與券商等中介機構和北交所專家進行充分溝通,及時轉變觀念和方向,將北交所作為重要上市目標市場。
此外,我市還將通過加強宣傳引導,激發企業上市融資愿望;開展精準服務,為企業專心、安心走上市之路掃清障礙;優化惠企政策,加大上市扶持獎勵,為企業上市提供強大“助力”。
“不難看出,無論是近年推出的科創板,即將開市的北交所,還是注冊制改革后的創業板,都更加青睞創新型企業、成長型企業,所以要做大資本市場揚州板塊,必須牢牢把握好這一方向。對于企業而言,應該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加快產業轉型、技術改造,積極擁抱資本市場改革機遇;而對于我們各級政府部門而言,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上要提前建立走向資本市場的思路,培育扶持更多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對接資本市場倒逼對標找差,加速補齊短板,為做大資本市場‘揚州軍團’培育強大動能。”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資本市場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通訊員 范婷婷 記者 何世春 王珂)
【鏈接】
北交所相關上市交易規則
1.上市“門檻”沿用新三板精選層的四套指標;
2.個人投資者開戶門檻為50萬元
3.個股實施30%漲跌幅限制
4.投資者交易申報100股起、以1股為單位遞增。
5.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
6.對現金分紅比例不作硬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