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鵝”消費維權事件引起大眾關注,其“所有中國大陸地區專門店售賣的貨品均不得退貨”的退換貨條款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引發網友熱議。繼12月1日上海市消保委對加拿大鵝進行約談后,中消協也就此發聲:尊重消費者權利、保障消費者權益是經營者的應盡義務,在這方面,任何企業、任何品牌都沒有例外特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12月2日信息顯示,近日,有關“加拿大鵝”的消費維權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面對商標繡錯、縫線粗糙、面料味道刺鼻等外觀可見質量問題,消費者先是遭遇“中國大陸店售貨品均不得退款”等歧視性“更換條款”,后又因被要求出具質量檢測證明而陷入維權僵局。中消協認為,尊重消費者權利、保障消費者權益是經營者的應盡義務,它不僅應體現在營銷條款、協議、承諾、聲明中,更應落實到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妥善處理消費者訴求的具體行動中。在這方面,任何企業、任何品牌都沒有例外特權。
加拿大鵝11月初披露的2022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9月26日的第二季度內,加拿大鵝的銷售額增長19.6%至2.33億加元。
財報發布后,加拿大鵝的股價于11月5日大漲近20%,隨后一路震蕩走高,到11月16日創出新高53.64美元,總市值超57億美元。不過隨后,加拿大鵝股價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近期消費維權事件發酵后,加拿大鵝持續大跌,12月1日(周三)大跌7.42%,最終報收41.28美元,最近1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22.23%,市值最高縮水13.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4億元)。(記者涂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