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原研藥阿達木單抗修美樂獲批在中國上市,先后獲批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適應癥,其銷售價格由進入醫保之前的3160元/支下降到1290元/支。2019年11月,百奧泰自主開發的格樂立(阿達木單抗注射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批準,成為國內獲批的首個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隨后,海正藥業、信達生物以及復宏漢霖旗下的阿達木單抗相繼成為國內第二家、第三家以及第四家獲批上市的藥品,這4款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也已進入醫保,銷售定價最低為899元/支。
隨著更多生物類似藥的上市,阿達木單抗可能被納入生物制品集中帶量采購,產品價格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邁威生物在招股書中也坦言,公司核心品種中9MW0113、9MW0311、9MW0321和9MW0813為生物類似藥,隨著生物類似藥的陸續上市,國內生物類似藥市場競爭激烈。
熱門靶點扎堆、研究高水平重復是當下創新藥領域的現象之一。2021年7月,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指出確定研發立題和臨床試驗設計,應該以臨床需求為導向,實現患者獲益的最大化,應盡量為受試者提供臨床實踐中最佳治療方式/藥物,而不應為提高臨床試驗成功率和試驗效率,選擇安全有效性不確定,或已被更優的藥物所替代的治療手段。
一位醫藥企業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現在大多數創新藥還處于研發階段,到了商業化階段,價值不能變現的時候,投資人就會追求業績來實現公司價值,到時公司只能被迫另尋出路,到時候再著急就晚了。所以對于創新藥企而言,差異化開發是現在就要開始想的事情。(記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