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衛星定位聯網聯控系統的屏幕上,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行車路線、周邊路況、司機狀態、即時速度等……今年來,銅陵市交通執法支隊加強對全市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全市“兩客一危”運輸車輛動態監控軌跡平均完整率由過去的84.4%提高到94.6%,創歷史新高,位居全省前列。
車輛超速、超載難逃法眼
3月1日,記者來到銅陵市南方長途客運有限責任公司監控室里,實地探訪24小時無死角監控。只見監控員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屏幕上就會出現公司每輛車的路線、周邊路況、司機狀態、行車速度等多項指標,“車輛動態監控系統就像一個‘千里眼’,我們可以實時監控運輸車輛和駕駛人的行為。”
該公司安全生產負責人程新告訴記者,公司共有95臺客運車輛,均已接入該監控系統,公司安排了3名監控員輪班值守,24小時監控著車輛的運行軌跡。程新介紹,系統可以對所有上路車輛實時監控,“只要車輛有超速等違規行為,監控系統就會發出提示音,方便后臺監管。”程新表示,發現問題后,監控員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司機糾正行為,確保乘客安全。
在程新看來,通過車輛動態監控的約束,駕駛員自身素質顯著提高,基本很少出現超速的情況,疲勞駕駛的發生率也大幅下降,“有力的監控,對企業的安全管理有利。保證安全,就是企業最大的效益。”
195臺“掉線”車輛被整治
市交通執法支隊聯網中心副主任章竹陽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實現了企業監控、政府監管、聯網聯控的局面,全市共有641輛“兩客一危”車輛納入安徽省衛星定位聯網聯控系統。他表示,車輛在線時間越長,車輛軌跡完整率就越高,這也表示其處于后臺監控的時間越長,司乘人員的安全自然也大大提高。
不過,一些企業的車載衛星定位裝置設備經過多年的使用,存在老化故障等情況,而出于各方面因素企業未及時維修更換,這就造成了一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能保持正常在線,有時會出現“掉線”,脫離企業后臺系統的監管,行駛軌跡完整率也隨之降低。
為此,今年1月起,市交通執法支隊成立工作專班,利用全省聯網聯控系統對全市“兩客一危”車輛進行全覆蓋檢查,對車載北斗衛星定位裝置存在問題不能保持正常在線的195臺車輛的包車牌和電子運單實施業務鎖定,對17家企業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處罰拒不整改企業1家。
經過兩個月的整治,目前,全市“兩客一危”運輸車輛動態監控軌跡平均完整率由過去的84.4%提高到94.6%,位居全省前列。
首次對運營商開展考核
道路運輸車輛如何保持天天在線,保障車輛安全運營?這也考驗著執法部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過去,我市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存在“重安裝,輕維護”等問題,動態監控運營商對企業缺少技術服務及指導、維修不及時、服務質量不高等,這些都影響著動態監控系統的正常運行。
為有效解決該問題,今年該支隊首次開展動態監控運營商年度服務質量考核工作。“動態監控運營商服務好不好,企業說了算。”章竹陽介紹,他們邀請道路運輸企業填寫《運輸企業調查問卷》,對全市4家從事營運車輛動態監控運維業務的運營商去年一年的服務質量進行綜合打分,并對結果進行通報,此舉填補了我市對動態監控運營商監管的空白。程新表示,作為企業,可以根據考核情況來選擇服務更優質的運營商合作。
“是壓力,也是動力。”銅陵萬通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車輛動態監控運營商,公司負責人萬俊武表示,這一機制對行業也是良性促進,公司將及時處理問題,加強技術服務及指導,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記者 陳燕飛 實習生 陳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