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了,亳州市區的共享助力車開始配備頭盔了,騎行安全更有保障了。不過,記者采訪時發現,共享助力車的頭盔使用頻率并不高。“頭盔不能只為了看著‘光鮮’,更重要的是提高使用率。”一位市民表示。
市區共享電單車頭盔使用率不高
頭盔安全鎖被掰斷
配備頭盔獲點贊
“滴!”近日,在亳州高新區萬達廣場附近,市民王先生正在掃碼解鎖一輛共享助力車,經過幾步簡單操作,他取出車籃里的頭盔戴在頭上。“沒想到共享單車能配備頭盔,真是太貼心了。”王先生說。
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市區正在開展“一盔一帶”行動,騎電動車要戴頭盔,但頭盔又不能隨時帶在身上,所以每次騎共享助力車時,總擔心會被交警攔下。現在共享助力車配備頭盔,他的這個擔心終于消失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配備了頭盔。在市區篩子市還原小區,正在檢查車況的某共享助力車品牌的工作人員譚先生告訴記者,從2021年開始,他們公司逐步為市區共享助力車配備頭盔,這樣能提高騎乘體驗,更好地保障騎行人安全。
頭盔使用率不高
今年1月份,記者采訪時發現,配備頭盔的共享助力車還是少數,而近日再次走訪時,記者看到大部分共享助力車都已配備頭盔。“過去想找個帶頭盔的共享單車很不容易,現在變得輕而易舉。”在建安文化廣場,市民張先生說。
雖然配備率高,但頭盔的使用率并不高。記者觀察發現,大部分騎行者在開鎖后直接上車離開,很少有人使用頭盔。一位市民表示,騎共享單車就是圖方便,如果再去拿頭盔還頭盔,操作起來比較麻煩,而且他也沒有佩戴頭盔的習慣。
除了主觀原因,騎行者不愿佩戴頭盔還有一些客觀原因,頭盔看著比較臟而且歸還比較麻煩。在仙翁路市委黨校對面,記者看到一輛配備頭盔的共享助力車,頭盔上布滿了灰塵,里面積攢了不少落葉和雜物。“有的頭盔還起來很麻煩,多次操作都失敗了。”一位市民說。
將加大檢查力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駛時,摩托車駕駛人及乘坐人員應當按規定戴安全頭盔。按照國家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目前市面上部分電動車已經符合電動摩托車的標準,如果不配戴頭盔,可能會被處罰。
目前,我市正在持續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引導廣大駕乘人員正確配戴安全頭盔。交警部門表示,共享助力車作為市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應配備安全頭盔,這樣能夠有效預防和減少交通意外傷害。
另外,市文明委和市公安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佩戴安全頭盔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頭盔佩戴率。“除了引導教育,還要加大對不戴頭盔的檢查力度,按規定進行處罰,這樣才能提高使用率。”一位市民建議。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