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校園試驗田里忙栽苗,去少年宮勞動實踐基地播種希望,走向大地跟農民伯伯學耕地……恰逢春耕時節,為全面推進五育并舉,進一步加強勞動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轄區中小學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和特色,抓住當下春耕的有利契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將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者最美麗的教育理念,深植在廣大師生的心中。
校園實驗田里忙春耕
一聲“春耕啦!”拉開了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洪楊小學師生“春耕”活動的序幕。該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行知園”是合肥師范學院和洪楊小學共同打造的。在“行知園”里,學生們有的用鐵鍬翻土、有的在耙地找平、有的學挖溝做壟。平整好土地之后,便開始播種栽苗,在地里撒播生菜、挖穴播種豆角……另外幾畦地里,學生們用手比劃著,在壟上確定株距,然后將各種種子一顆顆種下,又給地澆了水。孩子們年齡雖小,但也做得有模有樣。
“這一塊是我們班的試驗田,這是我們去年種的蒜苗、菠菜還有卷心菜,您看長得多好啊。這一小塊是留的春地,年前我們就深翻了一次,開學后,我們又翻了一遍,準備種一些茄子、黃瓜、辣椒等蔬菜,夏天,這些蔬菜結出果實,可好看啦!在勞動試驗田里,我們不僅體驗了勞動的辛苦,還獲得了豐收的快樂?!痹撔N迥昙墝W生范旭告訴記者。
試驗田雖小,師生收獲大。洪楊小學的王俊老師說:“教學和種植是一樣的道理,學生如試驗田的‘小苗’,教師是‘農夫’。要每天辛勤耕作,給小苗澆灌施肥,增強營養,小苗才能茁壯成長。學生們在此過程中體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加珍惜每一粒糧食,同時也掌握了自然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感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美好。”
洪楊小學校長范子忠說:“校園里出現生趣的田園,歷經四季寒暑伴隨在同學們身邊,在辛勤的‘耕作’之余能悅‘讀’田園之美與收獲之樂。通過校園勞動基地的勞動實踐,學生們不僅掌握了一些勞動技能,體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
3月5日,潁東區口孜鎮蔣莊小學舉辦了一場“春耕節”活動,學生忙碌地拿起小鋤頭,在該校勞動基地“樂知源”里預留的春地上栽上了小幼苗和菜種子。該?!皹分础眲趧踊氐牧硪唤牵黄鷻C勃勃的菜地映入眼簾,油菜、大蒜、菠菜等一應俱全,長勢喜人,成為了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對于孩子來說,種植作物長勢喜人實屬不易,在剛種植時,不少學生發出疑問“種菜什么時候開始施肥?要怎樣施肥?下一輪施肥的時間是多久呀……”為了解答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么”,蔣莊小學干脆邀請了該村種植高手牛萬里來教導學生們園藝知識。
“這是白菜、這是薺菜、還有油麥菜……這些都是我們之前種下的,沒想到長得這么壯?!痹诳谧捂偼魪R小學種植園里,學生們圍著自己種下的蔬菜七嘴八舌地介紹著。今年2月中旬,春天即將到來,汪廟小學利用校園空置地建成了農耕親子農場,這一片小菜園的主人不僅有學生,還有家長。在親子農場里,孩子們學會了勞動,學會了感恩。
據悉,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轄區16所小學、3所中學、10所公民辦幼兒園里,大部分都建有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并把種植活動納入學校勞動教育校本課程,讓孩子們在校園內就能體驗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快樂,學到相關的農業知識。
走向大地耕土播種
潁東區口孜鎮曹莊小學的師生們則走出了校園。把勞動教育拓展到校外。曹莊村是特色蔬菜種植村,3月6日,學生們走進該村香蔥種植基地,與當地農民一起耕地、播種、栽苗。同學們卷起褲腳,興致勃勃地走進田里,接受老師與農民伯伯的現場教學。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辛苦勞動,一壟壟香蔥迎風招展。“栽蔥很辛苦,不僅要用鋤頭兜出一道不深不淺的溝,還要把蔥苗均勻地排放好,然后再澆水施肥,用鋤頭把土封上,一個字累啊……”
不少同學在分享勞動體會時,言語中滿滿都是真實的細節與心得。
老師們因勢利導,讓孩子們把勞動過程和感受寫成文章,或記敘,或抒情,或感慨。田園勞動成了該校勞動教育的第二課堂。
曹莊小學武華中告訴記者:“一年四季,學校都會根據時令,把學生帶進田野,和農民伯伯一起勞作,同時老師也把課堂教學搬進田野,數學課本里的測量、面積、圖形等章節的教學,都可以讓學生在田野里親自測一測、量一量、算一算;語文教學中的觀察日記、古詩文學習等也可以在田野里自然完成。學習生活化,在勞動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就學到了知識?!?/p>
勞動實踐基地播種“希望”
為促進“雙減”政策落地見效,讓孩子“走出課本看世界”,潁東區口孜鎮致和小學認領了口孜鎮復興少年宮里的“田野課堂”實驗田。
3月10日,晴空萬里,蔚藍的天空,芳草味的泥土和綠油油的菜地,大大小小幾十個身影點綴其中,孩子們有的拔草,有的用鋤頭翻地,有的體驗著收獲的喜悅,勾勒出了一幅最美的田園勞動圖。在口孜鎮復興少年宮“田野課堂”勞動實踐基地里,教師化身少年宮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導孩子們在田間播種“希望”,讓他們通過“田間課堂”體會“粒粒皆辛苦”??谧捂偢止芙逃母辨傞L白彬化身農業技術員,給孩子們講述如何翻地、開壟起畦、如何播種,果樹和花木的種植、修剪和管理技術,并給孩子們講述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知識,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看我的!”一聲吆喝吸引了勞動基地所有人的目光,致和小學四年級的朱洪云同學,現學現賣,雙手掄起鋤頭,用盡力氣刨起了地,隨后,其他同學也加入到翻地勞動中,嬉笑聲、吆喝聲、加油聲連成一片,好一副田園勞動的美好春耕圖。
口孜鎮復興少年宮負責人武俊萍告訴記者,為了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給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口孜致和小學依托復興少年宮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田間課堂,保證了鄉村復興少年宮的活動質量,豐富了學生們的文化生活,凸顯了鄉村復興少年官的特殊教育職能,真正讓“田野課堂”成為了孩子們勞動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基地。
致和小學校長張磊感慨地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很多孩子與田野的距離越來越遠,對農耕文化也缺乏了解。復興少年宮田野課堂的春耕活動,讓孩子們走進了最淳樸的田野,體驗最原生態的農耕方式,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勞動實踐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造能力。達到教育學生學會關愛他人,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的目的,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學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責任感,真正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
“家?!甭搫右詣谟?/p>
潁東區口孜鎮大壩小學在春季開學,制定了“家?!眳f同聯動的勞動育人新模式,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的育人格局。
首先,科學制定勞動教育清單。從家務勞動和校內勞動兩個層面確定各年級勞動內容,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小積極參加勞動實踐,提高勞動能力,養成勞動習慣。
其次,落實“家?!眳f同育人。通過“班內指導、家庭練習、校外實踐”等方式,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在每周一節的勞動教育課中,教師根據訓練目標,教給學生勞動方法,及時做好評價和指導。學校結合“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理念,設計家務篇、美食篇、種植篇、制作篇、感恩篇課程,有序開展以“弘揚勞動精神、培養勞動情懷”為主題的“勞動教育”活動,組織學生感受勞動的魅力,分享勞動感悟,增強勞動教育的互動性。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在家務勞動中,不僅鍛煉了勞動能力,同時也懂得了感恩,收獲了成長。
“今后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的勞動教育,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學校特色的勞動教育,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繼續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納入綜合素質考評,與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將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納入學生評優、推優等指標體系中?!睗}東區口孜鎮中心學校負責人馬文斌說。
(李懷萍 本報記者徐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