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提高課后延時服務質量,是落實“雙減”工作的關鍵所在。為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望江縣賽口中心學校本學期創設了特色課后延時服務,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所教學科特點,自主開發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特色課程,豐富延時服務課程內容。
“平時回家后就只有寫作業,很少有其他的課外活動。學了踢足球以后,我覺得自己體質增強了,課后生活也更豐富了。”陳思宇同學說。本學期一開始,該校課后延時服務增設了活動課程,根據現有教師專業條件,科學安排足球、乒乓球、啦啦操等體育類特色課程,有利于青少年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倍受家長與同學們青睞。
剪紙藝術、指尖上的音符、繪畫素描給校園增添了不少趣味與色彩。中國象棋、國學誦讀、硬筆書法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這個課程開的好!自從孩子參加了特色服務課程,她喜歡上了畫畫、剪紙,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也減少了玩電子產品的習慣。”曹子冉媽媽說。
在賽口中心學校可以看到,學生們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他們沉浸在各類特色的課程中,從中收貨了成長和快樂。
據了解,“雙減”政策出臺以來,賽口中心學校制定了課后服務實施方案,本著“立足校情、師情和生情,尊重學生家長意愿”的原則,不斷創新“5+2”課后服務模式,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的一致稱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積極推進雙減‘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根據學生成長需求、結合學校發展方向,不斷優化和創新課后延時服務的形式及內容,致力于打造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校園。”賽口中心學校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丁亞東
通訊員:溫蕾蕾 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