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市各地搶抓晴好天氣,有序組織各營造林作業小班、村組集體等,搶抓時節栽植苗木,確保完成全年營造林計劃任務。”3月8日,記者從黃山市林業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將完成營造林106.77萬畝。其中,將完成大別山—黃山地區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項目、新安江兩側15公里范圍內等為主體的人工造林任務1.05萬畝、封山育林50.72萬畝、退化林修復7.30萬畝、森林撫育47.70萬畝,擬創建森林城鎮5個、森林村莊23個。
近年來,我市植樹造林工作由市及區縣各級林長牽頭抓總,全市各地統籌耕地“非農化”工作,積極拓展營造林綠化空間,并結合“十四五”林業規劃、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四旁四邊四創”綠化提升行動及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有序推進各項造林綠化工作。
“去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1.42萬余畝,占計劃任務8000畝的175%,‘四旁四邊四創’綠化提升完成率100%,全市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完成增綠擴量1.42萬余畝,封山育林7.70萬余畝。”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同時全市各地因地制宜組織干群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結合農村環境整治行動,大力開展村莊綠化,道路綠化,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植樹造林宣傳,大力弘揚植綠、護綠、愛綠的文明新風。去年全市共集中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111次,參加現場植樹人員6800人次;義務植樹280萬株,建立義務植樹基地75處,創建“八一林”“工會林”“青年林”“三八林”等各類主題林6000畝。
今年,我市還將緊密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化產業布局,做強經營主體,狠抓營造林科技工作,強化社會造林和技術服務,加快發展木本油料和特色經濟林產業基地,不斷提高林業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努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打通產業鏈,培育新業態,大力推動經濟林果、林下經濟、觀賞苗木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動林業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姚大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