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玩具好多,真有趣。”“這些沙子好軟,像海綿一樣。”3月7日上午,祁門一中心理沙盤活動室里傳出陣陣歡笑聲,6名學生在心理老師的引領下,依次在沙盤的不同位置擺放各種自己喜歡的玩具,展現出一盤盤風格不同的沙盤作品。老師也對每一位孩子的表現和沙盤制作情況進行了詳細記錄,對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引導。
“通過學生創作的沙盤世界,可以深入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有助于鍛煉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建立更順暢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快樂中疏解壓力。”在與同學們溝通交流后,祁門一中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祁門縣心理咨詢協會副會長丁金寶向記者介紹道。
心理健康是每個人幸福和快樂的基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為維護好學生心理健康、把握學生心理動向及獲取心理健康知識方面的需求,2010年11月,祁門一中成立了全市首家校園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開啟了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本土化的探索。此后,祁門縣以學校為主陣地,開設心理健康必修課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心理咨詢師,并于2013年成立心理咨詢協會,目前協會擁有會員120多人,國家心理咨詢師56人,會員主要來自教育、醫療、公安、金融等各個行業。
“專業隊伍的組建,為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使得心理咨詢逐步走出校園,向周邊區域輻射開來。咨詢師們的服務內容也從心理輔導和科普講座,逐漸拓展到心理測試、心理篩查、危機干預等方面。”說起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發展歷程,丁金寶娓娓道來。
隨著工作成效的日益凸顯,社會影響的不斷提升。2019年11月,祁門縣政法委牽頭謀劃開展“心靈花園”工程,祁門縣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正式介入到“平安祁門”建設和縣域社會治理當中,在全縣18個鄉鎮、5個社區陸續開展活動,為鄉鎮、社區添置心理健康工作設施設備,提供心理輔導、精神慰藉、困難幫扶、康復服務、就業就學服務、社交訓練、婚姻調解等專業服務。
“‘幸福感’一直是社會治理領域的一個關鍵詞,如何讓城市的幸福感惠及每一位群眾,是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努力方向。”在丁金寶看來,讓人們通過有溫度的心理疏導解開心結、化解矛盾,進而成為幸福生活的追求者和創造者,是心理咨詢的價值與意義所在。2021年,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共開展自殺危機處理8人次,成功和解法院訴訟案件11件次,受理各類矛盾糾紛138件,成功調解136起,調解成功率達98.5%。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群眾心理健康需求,對標社會治理薄弱環節,深入推進‘心靈花園’工程,努力在平安建設工作中大放異彩、結出累累碩果,讓陽光照進每位群眾心間。”丁金寶說。
葉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