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技術進步、消費業態的快速升級等不斷滿足著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但不正當采集消費者信息、壟斷經營等行為仍時有發生。近年來,我省不斷強化監管、提升維權效能,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營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
積極倡議經營者共促消費公平
不久前,省消保委系統發布2021年十大消費維權案例,包括教育機構關門退款維權案、制售假酒公益訴訟案、商品房虛假優惠維權案、直播搶購維權案、宴席引發身體不適維權案等。
“霸王條款、虛假優惠等是當前消費維權熱點問題,這些案件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前消費領域存在的不公平現象。”省消保委秘書長吳瑞卿說,我國《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明確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要遵循“公平原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但日常生活中,仍有一些經營者濫用己方優勢地位,利用技術手段侵害消費者權益。
“我遇到過大數據殺熟”“家里老人購物被坑過”“買東西時十分熱情,售后卻推三阻四”……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發現,在生活消費領域,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2021年,我省12315熱線平臺共接收各類投訴舉報、咨詢106.4萬件,辦結率99.4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1億元。
中消協將2022消費維權年主題確定為“共促消費公平”。3月15日,省消保委發布“共促消費公平 樂享皖美消費”倡議書。倡議內容包括不利用優勢地位訂立不平等條款,合同文字通俗易懂;與消費者交易做到自愿、平等、公平、守信,對待消費者一視同仁;合理合法采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建立嚴格信息管理制度;提供的商品和服務質量合格,滿足功能用途,最大限度降低使用風險;合理定價,明碼實價,不搞虛假促銷,保障供應、不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
“經營者理應將公平原則落實到生產、宣傳、合同、銷售、售后等各個環節,讓廣大消費者感受到實質公平。”吳瑞卿說,希望廣大生產經營者能切實履行共促消費公平義務,不斷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品質,提升廣大消費者的獲得感、幸福感。
多方聯動遏制擾亂消費市場行為
消費者敢消費、愿消費,離不開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而只有各方齊抓共管,促進消費升級,改善消費體驗,才能創造讓消費者安心的市場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藥品安全牽動人心。“2021年我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共查處違法案件4388起,比上一年度上升了54.83%。查處大案要案12起,吊銷藥品經營許可證4張,移送司法機關40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個。”省藥監局副局長許伏新說,去年零差錯、無超期完成新冠病毒疫苗主檢協檢,有效保證了皖產3.1億劑和全省接種1.2億劑次新冠病毒疫苗及其他防疫藥械質量安全。
針對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通信行業,省通信管理局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去年依法處置存在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達104款。
民以食為天。去年,全省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食品安全“雷霆”等系列整治提升行動,查處違法食品案件3.04萬件;省公安廳嚴厲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全省共辦理食品藥品領域案件367起。
網絡貸款是近年來消費者權益受損的重災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加快網貸機構處置進程,落實網貸機構良性退出實施方案,監督網貸機構落實兌付方案,加大資產追償、處置力度,目前全省94家機構已全部退出網貸業務。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建立了金融消費糾紛訴調對接機制,設立合肥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蜀山調解室,2021年共調解金融糾紛1560件。
發揮司法力量,整治市場亂象。2021年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案件線索1305件,立案713件。據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李衛東介紹,2019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共支持省消保委提起訴訟28件,其中2021年支持提起訴訟6件。董某明、王某鑫等11人銷售假冒品牌系列白酒案,入選高檢院“3·15”食品藥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以放心消費創建促消費環境改善
3月11日,2022年“放心消費在安徽”主題行動蕪湖站活動儀式上,蕪湖市6家省級、61家2021年市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被認定授牌,737家蕪湖市2021年線下實體店無理由退貨公開承諾企業被授予承諾牌,52家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服務企業被授予ODR企業標識。
“以放心消費創建促消費環境改善,今年將深入推動‘放心消費在安徽’主題行動,創建放心消費示范城市、示范區、示范街區(市場、景區)、示范行業,一體化推進品牌連鎖店(大型零售集團)無理由退貨。”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說,要把安全放心、質量放心、服務放心、價格放心、維權放心等要素融入到皖美制造、皖美農品、皖美旅游、皖美味道、皖美消費等具體行動中,提升廣大消費者對安徽商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在消費維權方面,我省將啟動《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調研修訂工作,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政策體系。同時,強化部門協作,開展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消費市場秩序,推進消費糾紛多元化解。
“省高院始終高度重視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嚴厲打擊危害消費安全的犯罪,制裁消費領域違法經營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委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沈世所表示,筑牢消費者權益保護最后一道防線,將暢通維權渠道,建成“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開通訴訟服務網和12368訴訟服務熱線,推進案件繁簡分流,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實現司法便民利民。
消費教育是提升公眾風險防范意識、消費維權意識的重要手段。值“3·15”之際,浦發銀行合肥分行、安徽鄰幾便利店等不少機構和企業開展了消費教育活動,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去年,我們開展了供水、供電、供氣、公交、通信5個公共服務行業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對公眾關心的直播帶貨、預制菜等熱點話題適時發布了消費提醒。”吳瑞卿說,今年將開展更多熱門商品的比較試驗、消費體驗、消費評測等,為消費者選擇放心、滿意商品和服務提供參考。深入推進消費教育基地建設,重點對老年消費者、農村消費者和未成年人加強消費引導,不斷提升各類消費者群體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記者 彭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