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慧
通 訊 員 張振亞
“小時候,每天早上都能聽到隔壁院子哥哥的讀書聲,他成績很好,可惜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就輟學外出打工了。如果他能繼續求學深造,命運可能完全不同?!彼拗菔邢Mこ虗坌娜耸?、匯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丁凱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幫助困境青少年,就是想盡自己所能減少這些遺憾,讓更多的孩子心中有希望。
近年來,團宿州市委積極踐行助學育人,以“希望工程”助學行動為抓手,深入開展各類幫扶困境青少年群體活動,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為青少年提供生活上的救助、精神上的關懷、學習上的幫助和權益上的保護等。
“劉總是我們這兒長期的捐贈人。大概兩三年前,他的公司效益不太好,鑒于這個情況,我們在活動啟動的時候沒有和他聯系,但是在活動公告發布第二天,他就派人主動找上門來,商討捐款事宜。他告訴我們,這些年參與助學活動,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已經成為他的習慣,到了這個時間就會關注我們微信,看看活動開始沒有。16年來,劉總累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500余人,捐款金額約150萬元。”希望工程工作人員劉媛媛介紹,“愛心匯聚·圓夢大學”助學行動已發展成為宿州市最具影響力的公益助學活動之一,宿州青少年微信平臺和宿州共青團網站轉發的希望工程有關文件和活動信息總能被及時地積極響應。
團宿州市委依托各級共青團組織,建立市、縣(區)、鄉(鎮)三級青少年關愛服務體系,形成了“共青團主導+學校參與+家庭配合+社會關愛”的“四位一體”幫扶模式。組織有愛心的青年企業家和“青”字號集體與家庭經濟困難中小學生結對助學,發動在外創業宿州籍人士捐資助學,爭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和社會資源投入到活動中?!皭坌膮R聚·圓夢大學”助學活動自2006年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16年,累計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4900余人,發放助學金1400余萬元?;顒訌男麄靼l動、接收捐贈、確立對象、實施救助,到跟蹤調查和配套服務等多年工作經驗中,形成了“黨政主導、團委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助力”的工作形式,工作運行機制和管理監督機制進一步規范,困境學子扶助面不斷擴大,助學資金籌集渠道不斷擴大。
“媽媽,我終于有屬于自己的獨立學習空間啦,真是太高興了。”碭山縣周寨鎮解樓村陳集小學二年級少先隊員耀耀(化名)高興地說。近年來,耀耀家的果樹收成不好,收入銳減,家中姐妹多,住房比較擁擠,耀耀一直渴望有一個較好的學習環境安靜學習。
今年6月,團碭山縣委啟動“青春守護計劃”,幫助他實現了這個夢想,這也是首間落成的“希望小屋”?!跋M∥荨迸溆袓湫碌拇蹭?、衣柜、書桌、臺燈、書柜和圖書等學習生活物品,整潔有序、安靜舒適。
團宿州市委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希望工程,通過建設“希望小屋”,幫助困境兒童開展心理疏導,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健全的人格;協助改善鄉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為鄉村學校配備設施設備,彌補鄉村學校在“第二課堂”教育方面的不足,使其成為青年志愿者之家、留守兒童的心靈驛站。
當記者向多位愛心人士了解捐贈事宜時,他們無一例外表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孩子們的眼神”?!澳切┝羰貎和L期缺少關愛,我們去看望他們時,他們很興奮,會抱著我說很多學習和生活中的事,我很開心。他們那種渴望被關愛的眼神也讓我很心酸。”丁凱說。
“他們需要幫助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關愛?!彼拗菔邢Mこ虗坌娜耸俊⒑途v達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戰略投資負責人卞雙雙告訴記者,“他們更需要情感上的交流,更需要擁抱。我會告訴他們,我就是家里的大姐姐,不要有心理負擔?!?/p>
為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團宿州市委將結合村(社區)包保和結對幫扶,通過開展“暖冬行動”“情暖童心”系列活動,對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心理健康上給予幫扶,進一步拓展希望工程“愛心助學”服務理念?!翱爝^年了,我說要去看望孩子們,很多企業人士都說要一起去,在愛心助學這塊有共鳴的人越來越多了。”卞雙雙說。
“我已經注冊成為志愿者,參加過不少公益活動?!痹艿劫Y助的王岳(化名)目前是中央財經大學大三學生,他告訴記者,“未來,我希望也能為希望工程盡一份力,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