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疫情形勢嚴峻
我市已出現無癥狀感染者
家鄉疫情牽動在外游子的心
亳州老鄉都想回家看看
但亳州的親人卻不希望他們回家
“不返鄉”既是對家人和鄉親們最大的保護
也是對家鄉抗疫最好的支持
“好好在外地上班,家里都挺好的”
“兒子,最近別回來了,你在南京要好好上班,我和你媽都挺好的。”3月21日下午,在渦陽縣渦南鎮董樓村,村民董玉富正在給兒子董文超打電話,叮囑兒子近期不要返鄉。董文超在電話里應和著父親,語氣中帶著遺憾。
董玉富只有董文超一個兒子,從小就非常疼愛。成人后,董文超一直在南京打工,父子見面的機會少了。兩年前,董玉富又有了孫子,更加思念兒子一家。不久前,董玉富還念叨著,讓兒子帶著兒媳、孫子回家看看,一家人好好團聚團聚。
掛了電話,董玉富鼻子點酸酸的,他好想看看兒子,抱抱孫子。“想肯定想,但亳州的疫情現在這么嚴峻,我不能讓他們回來。而且,萬一路上感染疫情,我會后悔一輩子的。”董玉富說,只要一家人能健健康康,晚點團聚也沒啥。
董文超最關心父母的身體和生活狀況。董玉富在電話中告訴兒子,政府對他們脫貧戶非常照顧,幫扶單位經常來看他,村干部定期到家里噓寒問暖,衣食無憂,吃喝不愁,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掛念。
“留在外地,趁放假好好休息”
這兩天,渦陽縣標里鎮團結村的宋效和一直猶豫要不要給女兒打電話。幾天前,遠在北京的女兒給宋效和打來電話,趁著清明節假期想回家看看,順便給親人上墳。聽到消息后,宋效和一直處于興奮狀態,盼著女兒早點回家。
但突然緊張的疫情形勢打亂了宋效和的計劃,他既想見到女兒,又不想女兒冒著危險回家,因此猶猶豫豫,下不了打電話的決心。
“為了家人和他人的健康,請勸導親人近期不要返鄉……”聽著村里廣播發出的疫情提示,宋效和終于下定決心,給女兒打通了電話。“爸知道你想回來,爸也想你們了,但現在的疫情形勢嚴峻,你們暫時不要回來了。”宋效和在電話中說。
“爸,我知道了,等過段時間疫情穩定了,我再回去看你們。說實話,我也擔心把危險帶給你們。”聽了女兒的回答,宋效和如釋重負。宋效和說,女兒嫁到江蘇后,父女見面機會少了,但親情卻越來越濃。
“你平時做生意那么累,趁著清明節假期好好休息,把自己照顧好,身體健健康康的,對父母來說,這比啥都重要。”宋效和叮囑女兒。
“你在外把地種好,我把家照顧好”
“當家的,你這個月別回來了,等過段時間再說。”團結村村民趙玲玲撥通了愛人程翔的電話,開門見山地說道。“啥?我機票都買好了,就想回去看看你們,為什么不讓回家呢?”程翔在電話中不甘心地說。
趙玲玲告訴程翔,目前家里的疫情形勢緊張,新疆喀什距離又遠,萬一在路上感染疫情,豈不是把危險帶回家了嗎?聽了趙玲玲的解釋,程翔覺得很有道理,在電話中表示回頭就把機票退了,等疫情形勢緩和了再回家看看。
2020年,程翔在新疆喀什承包了5000畝地種植辣椒,一年到頭回不了家。最近,他聽說老家疫情嚴峻,非常掛念家人,便想回家看看。“雖然相隔幾千里地,但家鄉的風吹草動都很關心,非常擔心家人安危。”程翔說。
“目前,咱們村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到位,大家都很安全。你在新疆好好種地,我在家,我咱媽和兩個孩子照顧好,我們都會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趙玲玲在電話中對程翔說。
“亳州老鄉,請暫緩回家腳步”
“為了家人和家鄉的安全,我們倡議在外面的村民近期不要返鄉。”團結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李松濤說,全村共有4470人,其中3200多人在外地務工、求學、經商,尤其是清明節快到了,返鄉村民開始增多,“外防輸入”是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松濤說,團結村通過“音響+喇叭+廣播”宣傳矩陣,白天不間斷在村里宣傳“不返鄉”的重要性,提高了村民的認識和參與度。從實際效果看,絕大部分在外村民都理解和支持“不返鄉”,助力家鄉疫情防控。
在李松濤看來,“不返鄉”就是對家人和鄉親們最大的保護,也是對家鄉抗疫最好的支持。
3月21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出溫馨提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復雜,為減少旅途風險,更好地保障家人身體健康,亳州老鄉請暫緩返鄉,待風險降低后,再視情返鄉。如確需返鄉,請提前向村(社區)報備,準備好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途中,做好個人防護。
記者:李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