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點外賣已經成為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重要飲食方式。然而,外賣配送過程是否安全,外賣小哥是否持有健康證,很多消費者并不知情。記者了解到,自即日起至6月底,全省部署開展保障外賣送餐員權益和強化外賣配送行為監管專項行動,將對送餐員身份、健康狀況等基本信息核驗、登記、更新及建檔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專項重點整治。對此,記者就“外賣小哥”健康證持有情況進行了采訪。
消費者關心外賣安全
外賣,便捷了人們的生活。各類餐飲美食,只要消費者的一個手機訂單,便能馬上送餐到家。但同時,外賣員是否需要持有健康證呢?記者了解到,健康證,即預防性健康檢查證明(而非疫情時期的安康碼),主要證明受檢者具備從業規定的健康狀況。對于直接接觸食品的餐飲行業從業者來說,健康證尤其重要,因為該證主要針對傳染病進行檢查。如有痢疾、傷寒、傳染性皮膚病、活動期肺結核等可經過食具傳播的疾病,則不得從事與直接入口食品相關的工作。
“你覺得外賣員是否需要健康證呢?”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年輕人。“我覺得應該需要。不過,與健康證相比,更關心外賣是否干凈衛生。”市民楊女士表示。
對于健康證,消費者雖然關心,但很可能不知從何查起。“我曾在外賣平臺網站搜索過給我送餐的外賣員信息,上面有名字、聯系方式、準時率、滿意度等,但是沒有看見是否持有健康證。”市民張女士說。
外賣員要持證上崗
記者了解到,全省部署開展保障外賣送餐員權益和強化外賣配送行為監管專項行動范圍為:省內網絡餐飲平臺企業、省外網絡餐飲平臺駐皖分支機構和第三方合作單位(以下簡稱企業)。重點檢查企業亮照亮標、勞動合同、績效考核、工作時長、風險處置、職業培訓、配送行為規范等9個方面。其中明確,送餐員未取得健康證,不得從事外賣配送工作;企業不得誘導或強迫送餐員轉為個體工商戶、規避用工單位主體責任;企業應嚴格執行連續送單超過4小時,20分鐘內不再派單以及餐飲配送箱(包)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與餐飲食品無關物品等制度;不得單純以差評考核方式扣減送餐員勞動報酬,確保送餐員正常勞動所得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外賣員作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持健康證上崗不僅要成為崗位自覺,更要成為行業標配。“我是專職的外賣配送員,持健康證是公司的硬性要求。”外賣員陳師傅告訴記者,入職的時候公司要求他必須提供健康證。而且隨著近幾年大家對外賣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外賣員持有健康證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了。
“前期,我們將通過召開送餐員懇談會,開展實地走訪等多種形式,動態掌握企業經營狀況和送餐員基本情況。督促平臺履行好主體責任,對配送員持健康證上崗做出硬性要求與管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專項行動部署,主管部門將對企業保障送餐員權益和落實配送環節安全責任情況進行全覆蓋檢查,并將健康證的持證率作為整治重點。總之,要真正確保老百姓舌尖安全,讓網絡餐飲行業能夠亮出令人放心的“健康證明”。
蚌報融媒體記者 何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