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裝筐、登車……眼瞅著滿載韭菜的貨車駛遠,老許一臉滿足。
老許,全名許三艮,50歲出頭,家住銅陵市郊區。早些年,他在蘇州闖蕩,做過裝潢,種過蔬果。前不久,他返鄉創業,流轉土地300多畝,做起了家庭農場。
3月14日,銅陵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此后,為應對疫情,銅陵對城區實行管控措施,其中對所有城市小區一律實行封閉管理。
正在搬運韭菜的老許(中)。受訪者供圖
這下,老許坐不住了。“這樣一來,很多外地菜進不來,大家買菜吃菜難免受到影響。”看著地里綠油油的韭菜,他心里盤算著:干脆把種的30畝韭菜都給捐了,讓市民免費吃。
事實上,做出這一決定并不容易。一方面,受降雪影響,開年后的頭茬韭菜可以說是幾無收成;另一方面,眼下地里的第二茬韭菜正應季,批發價在每斤3.5元左右,6萬斤貨值超過20萬元,對他而言,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可老許不管這些,第一時間撥打了12345市長熱線。很快,相關部門與他取得了聯系,陸續接收韭菜。
據悉,受疫情影響,農場的工人尚未返工,采收韭菜過程中他親力親為。“這沒什么,就是想為戰疫一線盡把力!”老許說,菜沒了,后面還能長出來,“只希望疫情早日結束,銅陵的明天會更好。”
人民網安徽頻道從銅陵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老許捐贈的韭菜部分被制成餐食,供應給應急隔離點的醫護,部分已被分發給市民。(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