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訊3月22日下午,合肥市育新小學語文組舉行“雙減”背景下“習課堂”教學模式研討。合肥市廬陽區教研室副主任楊立新,該校校長姚慶、副校長鄧翠銀以及全體語文老師全程參與。
六年級組何楠楠、高玲兩位老師為老師們呈上了兩節精彩的習課堂課例,她們的課堂表現獲得楊立新、姚慶、鄧翠銀與老師們的交口稱贊。程艷麗老師帶來了一場以《習課堂,那些你看不到的事》為主題的匯報。無論是老師課前的讀、寫、思、補、論,課后的作業批改與反饋,還是習課堂給孩子們帶來的四個可喜的變化,這些都在程老師的娓娓道來中顯得那么情真意切。
楊立新在講話中對學校開展的這次活動表示高度肯定,對勇于踐行“習課堂”這一新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表示贊賞。在她眼中,研究教學使人獨特而美麗,教師課堂上的自信緣于老師的胸有成竹和課堂組織的井然有序。
楊立新有針對性地談了對“習課堂”的感受,首先,“習課堂”凸顯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習課堂”口令、“習課堂”任務讓學生沒法游離于課堂之外。其次,“習課堂”的學習任務、學習方法、學習時間非常明確。最后,“習課堂”讀、寫、思、背非常充分,“習課堂”也促進了同年級老師共同的成長。就今后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廣、提升,她也悉心指導給出以下建議:“習課堂”教師可以加入自己的個性化思考,如完善任務單、指導讀課文、進行課堂反饋;及時掌握孩子學習的情況,適時引導。任務分解時,如何把語文要素滲透進去。任務單式學習嘗試應用到其他課型上。
姚慶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兩節高效課堂課例和程老師激情洋溢的匯報讓她看到,習課堂提高了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增加了每個孩子的學習機會;孩子的作業能當堂完成,減輕了孩子的學習壓力;習課堂讓老師用好每個課時,多出來的時間可以扎實上好每個語文版塊;習課堂教學過程非常清晰,目標明確,教師全力以赴的導學,努力管住嘴、邁開腿。同時姚校長也在思考:老師在使用、設計和整合任務單時,也要做一些取舍、調整和優化。具體地說,一是任務單設計一定要適合本班的學情。二是任務單設計要適度,從難度和深度上去考慮,有階梯性、層次性。三是適量,在內容設置上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適量調整。四是適當,在課堂上增加適當的展示交流。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該校語文教研組在楊立新的指導下,在六年級備課組這種研究氛圍的帶動下,各個備課組都能夠行動起來,以“習課堂”的研究為抓手,多讀多思,勇于行動;把研究作為每位教師日常的教育方式、行走方式,讓每個人的課堂都能夠綻放出獨特的美麗。
“習課堂”是圍繞學生“習”進行的課堂教學改革,也是家常課的回歸。老師在課堂中把大部分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學,自己習,把語文的“根”和“本”都放在課堂上讓學生完成。老師的主要職能不是“講課”,而是“組織、管理、激勵和示范”。
通訊員 胡小利 黃瑋 陳林 本網記者 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