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口規模日益龐大,“銀發經濟”蘊含的巨大消費潛力,讓商家垂涎三尺。面向老年人群的“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銀發消費領域的各種亂象也頻頻出現,專門針對老齡人口的種種消費“陷阱”花樣不斷翻新,讓一些老年人大呼“防不勝防”。老人的錢,為什么這么好賺呢?一些無良商家的套路是怎樣設置的?老人們又應該如何判斷、鑒別?
掛“驢頭”賣“鴨肉”
81歲的齊大爺最近很生氣,因為遭遇到了“掛驢頭賣鴨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齊大爺住在蚌埠市某城鄉接合區域,這天傍晚,他在農貿市場門口看到,新來了一個“很干凈整潔”的攤位,“我湊近了一看,是賣驢肉的。包裝好的那種,盒子上那毛驢印得可大有精神了。賣貨的說,30元一盒,50元兩盒,真空包裝的五香驢肉。我們老兩口正琢磨晚上吃啥呢,我想著有年頭沒吃過驢肉了,就買這個吧?!?/p>
歡歡喜喜地把驢肉帶回了家,齊大爺和老伴兒晚飯就蒸了一塊,“吃著吃著我就覺得不對勁了,雖然佐料味兒很重,但是肉的口感,怎么嚼都不像驢肉。”老兩口不敢吃了,齊大爺還被老伴兒數落了好一會兒。“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到菜市場,結果那個攤子沒有了,晚上也沒出攤?!睕]辦法的齊大爺,這才想起來仔細看包裝盒,戴上花鏡瞅了半天才看見,盒子上大大的毛驢畫面旁邊寫的是“驢肉口味”,只是和超大號的“驢肉”兩個字相比,“口味”這兩字兒就小得實在讓人容易忽視。
氣鼓鼓的齊大爺轉了三趟車,來到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半m然就是50塊錢的事兒,但是太氣人了!這到底是啥肉?我得搞清楚?!?/p>
齊大爺本以為還要化驗才能知道成分,可接待他的高先旭仔細看了看包裝就發現了端倪。
“背面右下角這里有配料表,標注了成分。”高先旭說,“主要成分是鴨肉,還有一些調味品和添加劑?!币环{查后他們發現,食品沒有變質,也沒有違法添加,但不是驢肉,而是用鴨肉制作,用大量調料仿出類似驢肉的口味。“最主要的問題,‘口味’兩個字很小,視力下降的老人肯定是看不清、注意不到,包裝盒背面的配料表是在深黃色的背景上用淺黃色顏料印制的,字也很小,給老人辨認增加了不小的難度?!?/p>
直到高先旭指出,齊大爺舉著放大鏡、戴著老花鏡才看清配料表?!吧袭斄松袭斄?,我說驢肉怎么這么便宜!”眼神不好又圖便宜的齊大爺,通過市1231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與食品生產廠家的協調,最終拿到了部分退款。
“免費”而“有效”的檢測
和齊大爺的偶然“踩坑”相比,74歲的段阿姨,這些年來可謂是“踩坑”無數。從展會營銷到“北京特供”,從網絡拼單到養生講座,段阿姨說,為了治好病,十年間自己被坑了數萬元。“初級階段”的保健品消費陷阱說辭都是一樣的,“沒效果去找,對方就說因為我還沒用夠幾個療程,個人體質不同,起效有快有慢?!睅啄晗聛矶伟⒁滔聸Q心不再亂買,但這兩年全新的套路,讓她又“防不勝防”。因為“免費”而“有效”。
她在買菜的小街里看到了一家“健康管理”門面,營業員熱情地拉她進去看看?!拔也幌脒M去的,但是他們說絕對不用花一分錢,只是講授保健知識,我就進去了?!边M了店,段阿姨發現這里確實不賣任何東西,只有幾臺檢測儀器,有一個穿白大褂的看起來經驗豐富的“醫生”,在講授保健知識,給老年人做檢測。
一會兒,接待完前面的兩位老人后,“醫生”熱情地給她做了“檢測”?!八麊栁矣惺裁磫栴},我就說我有‘三高’?!薄搬t生”馬上給段阿姨抽了一點血,放在儀器上一番操作,然后儀器上方的電腦屏幕上就出現了影像?!澳憧?,這就是你的血液分析,黏稠度很高啊。”“醫生”一邊說著,一邊又對著血液樣本滴了一滴什么,電腦屏幕上,原本紅色與透明相間的、看起來仿佛“細胞”的畫面上,透明的部分迅速凝聚起來,形成了一條?!翱雌饋肀确蹢l還粗,好像還黏糊糊的,我都被嚇著了。”段阿姨說,被嚇壞的自己馬上求助于眼前的“醫生”,對方卻說不著急,一次的檢測不能代表全部,讓她放10塊錢在店里,領一個小禮品,只要段阿姨“誠信”地第二天還來做檢測,這10塊錢就還給她?!搬t生說放錢是怕我忘記,為了提醒。說實話這個時候我有點不愉快,但是就10塊錢嘛,他給的禮品價值明顯超過10塊錢,我就答應了。”
第二天,段阿姨再去店里,“醫生”果然守信地把10塊錢還給她。然后其他事情和前一天一樣,顯微鏡下,“粉條”再現,段阿姨這次放心地押了50塊錢。第三天再去時,“醫生”繼續守信、熱情、“專業”。三番五次之后,段阿姨已經高度信任了這家店和這位“醫生”,幾次的“檢測結果”也基本相同,這時段阿姨的心情已經比對方還要急切。此時醫生說話了,“這個周六,我們邀請了上海的××老專家在××酒店搞講座,免費的,你要不要去看看?”
段阿姨當然去了這家高檔酒店,當然聽了“老專家”的課,當然買了“老專家”推薦的藥,5000多元?!俺粤藘蓚€月之后我又去店里檢測了,這次血液明顯不怎么黏稠了。畫面上透明的部分少多了,醫生怎么扒拉,也沒有變成粉條樣?!边@么明顯的效果,讓段阿姨非常開心,她又繼續去聽講座、買藥,在這個“醫生”的“檢測”下,她的血液黏稠情況不斷改善,直到這年11月的例行體檢。
“體檢報告單上,我的血脂、血糖、血壓什么的,跟去年基本一樣,哪有改善?”段阿姨終于意識到,自己是不是被騙了?!拔覛獾醚獕憾忌蟻砹耍貋硐肓藘商?,覺得應該再去找他,過了兩三天我再去那個店,已經關門了?!?/p>
免費必是騙局 長壽要靠自己
齊大爺的故事和段阿姨的經歷,其實代表了當今老人在消費領域的兩大弱點:身體功能下降造成的辨別能力降低和盲目追求健康長壽造成的輕信、防范意識減弱。
針對老人的視、聽等功能下降,無良商家采用小字印刷、套路優惠、口頭承諾等方式,蒙蔽了很多齊大爺這樣的消費者。針對老年人最關心的健康問題,不法商家看準需求強烈,虛假、夸大宣傳保健品功效,再加上養生講座上各式專家“輪番上陣”,免費檢測、贈送小禮品等小利加以“引誘”,就有許多段阿姨這樣的消費者“上桿子”送錢。
要避免踩坑,其實也并不很難?!笆紫仁峭ㄟ^正規渠道購買,最好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度好的商家,切忌通過會銷、傳銷等非法途徑購買,并注意辨別產品真偽。面對低價、特別是所謂免費等促銷活動,一方面要提高警惕,不要盲目貪圖小便宜;另一方面要留意保存消費憑證,一旦出現侵權事件,及時維權。面對專家宣傳,要認清專家資質,不盲聽盲信。如需就醫或者咨詢,還是要選擇正規的醫院、醫生?!笔惺袌霰O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指揮中心主任呂永遠分析。此外,大額支出要及時和家人、子女溝通,小額消費時實在看不清、聽不明,可以向信譽度好的商家的工作人員咨詢,或請身邊年輕人幫助。
作為酒店等場所提供方,看到不明來路的“保健論壇”“養生講座”來租場地,也應提高警惕,提前“把關”。
蚌埠新聞網記者 郝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