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有號召,團有行動。近年來,團淮北市烈山區委主動出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組織優勢和職能特點,凝聚各方合力擦亮“烈燕歸巢”“團聚青才·促發展”品牌,打出“內+外”組合拳,引導在外烈山籍大學生返鄉就業,在緩解企業用工壓力中擔當作為,凝心聚力服務烈山經濟發展,為現代化美麗烈山建設貢獻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烈山青年志愿者助力淮北市中國農民豐收節
從引導在外烈山籍大學生返鄉就業,到帶領在烈的青年人才了解烈山、興業烈山,再到助力解決在烈企業“招工難、用工難、留工難”等問題……近年來,團淮北市烈山區委主動出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組織優勢和職能特點,凝聚各方合力擦亮“烈燕歸巢”“團聚青才·促發展”等系列品牌,打出“內+外”組合拳,凝心聚力服務烈山經濟發展。
筑好“巢” 吸引青年返鄉建家鄉
“在外省讀書才真正明白思鄉念家的那種感受,通過‘烈燕歸巢’返鄉大學生看家鄉活動,感受到家鄉這幾年的變化很大”。一名在外省讀大學的烈山籍青年學子告訴記者,進一步了解家鄉發展后,讓她更堅定了畢業返家鄉、建設家鄉的想法。
這是團區委持續推進青年學子返鄉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2019年8月起,烈山區面向烈山籍在校大學生,推出“烈燕歸巢”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主要通過青年學子看家鄉、結合崗位職責和自身專業分配上崗等環節,既解決了大學生群體對家鄉了解度偏低的問題,也實現了大學生由旁觀者向建設者的角色轉變。如今,該項目已連續開展四期,累計組織活動四十余場,大學生參與人數達六百余人次,成為了當地吸引青年人才返家鄉、顯擔當的一張亮眼名片。
此外,團區委還繼續深化“創業青年貸款貼息”工作,及時把申報條件、工作流程、聯系電話公布于眾,組織鎮辦團委深入基層走訪排查講解貼息貸款政策,并主動與區農村信用合作社、區郵政儲蓄銀行、區農行等金融機構多次溝通聯系,近兩年幫助10名創業青年申請到貸款貼息,金額共計9.1萬元。
聚焦鄉村好青年、農村創業青年這一群體,團區委著眼青年骨干創業和發展需求,采取“請創業青年走進來”和“送知識講座下鄉去”相結合的形式,精心設置課程,配齊配強師資,舉辦青年骨干培訓班,在培養上下足功夫,提升鄉村好青年能力。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烈山區“青春轉型 創享未來”“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1期、烈山區“送電子商務創業知識進農村”培訓班3期,覆蓋農村創業青年、農特產品種植戶近200人。
團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團區委探索打造了“電商創業孵化群”,圍繞電子商務基本理論知識、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典型案例分析和微商網商相關運營及實操知識等內容在線上進行實時交流,在“淮北頤高互聯網+創業園”組建了線下免費孵化基地,為創業青年免費提供各項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南湖先鋒論壇——創業青年說”“電子商務創客培訓”“青年創業服務計劃”等活動一一開展,惠及了當地許多創業青年,2010年創辦烈山區馬橋紅太陽幼兒園的王娜娜就是其中一名受益者。
從之前不知道該如何管理、不明確園區發展方向,到如今幼兒園生源充足、整體發展越來越好。王娜娜說,“參加了團區委舉辦的一系列創業課程,我如獲至寶。別人好的做法和經驗幫助我解決了實際困難,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
團區委開展“烈燕歸巢”活動
南湖先鋒論壇活動
搭好“橋” 服務青年發展更順暢
“受疫情影響,線下交易流通渠道不暢,外省客戶采購渠道受阻,大棚里的多肉植物從暢銷變成了滯銷”。疫情防控期間,團區委通過走訪調研,了解到了創業青年李文最近的煩心事。
為此,團區委主動出擊,成立“幫幫團”便民服務隊,組織青年志愿者們針對農村創業青年等困境群體的實際需求,制訂幫扶清單。通過“政府搭橋+愛心人士(團體)助力+新媒體推廣”的形式,形成了線上、線下的有效聯動。短短三天時間,幫助李文銷售多肉植物三萬多株?!案兄x團區委和志愿者們,幫我解決了心頭大事”。李文激動地說,看得見的服務最暖人心。
“烈山幫幫團”助銷多肉植物
除了俯下身子傾聽農村創業青年聲音,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團區委還關注轄區內企業的用工難題?!拔覀冎饕谩嗥蠓杖铡顒咏M建地、企、校三方聯動的平臺,以及開展‘團聚青才·促就業活動’搭建招工與用工橋梁的形式,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留在烈山工作”。團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組建地、企、校三方聯動平臺方面,堅持從學生階段提前謀劃,聯合淮北師范大學、淮北職業技術學校等在烈高校,收集大三、大四年級臨近畢業大學生的相關信息,共建烈山籍大學生數據庫。
去年11月開展的青企服務——我與企業“面對面”活動中,青年學子們實地參觀了安徽小牧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和晶科技智能有限公司等駐烈企業,共有50余名學子參加,現場簽訂就業意向書40余名,企業發放就業offer21份。這不僅解決了大學生“一畢業就失聯”的問題,還為企業留住人才提供了保障。
團區委組織在校大學生開展青企服務——我與企業“面對面”活動
“能夠解決招工難題多虧了團區委的幫助,通過此次活動,我們吸引了數名大學生前來就業,他們專業對口、基本功踏實、素質高?!卑不蘸途Э萍加邢薰救肆Y源候經理笑著說,“前段時間我們應高校邀請,參加了淮北師范大學校招雙選會,這是對我們公司的認可,得感謝團區委?!?/p>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團區委致力當好人才政策的宣傳員、企業用工訴求的聯絡員、助力青年就業的牽線員,大力開展助企招工等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青春作伴好還鄉”,選擇烈山、扎根烈山、興業烈山、愛上烈山,與烈山“同奮斗”“共青春”。
辦實事 持續增強青年“成長力”
吸引大批青年人才返鄉,如何讓其身心都留在家鄉,并擁有系統、全面的成長渠道,增強其“成長力”?團區委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方面,立足青年成長發展需求,有效推動共青團服務青年婚戀工作;另一方面,聚焦非公領域,采用“人才+平臺”的形式,組建各類團屬陣地。
記者了解到,團區委已連續七年舉辦“壹周CP”單身青年交友聯誼活動,依托各單位團組織廣泛發動單身青年職工報名參加,著重向參與疫情防控一線、基層工作等急難險重崗位的單身青年職工傾斜,嚴格根據男女性別比、年齡層次、擇偶要求、感情狀況等條件,保證參加活動的青年具有較高適配度?;顒娱_展以來,直接服務機關單身青年210余人次,近20對單身青年牽手成功。
同時,團區委深入推進非公領域團組織建設,增添了企業發展活力;積極選樹非公領域青年典型,凝聚了更多青年投身當地經濟建設主戰場;并通過在全區非公領域做優做實“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突擊隊”等“青”字號品牌活動,資源向已建團或有建團意向的非公企業傾斜,以及結合實際開展座談討論、集中授課、培訓交流等方式,實現了企業與團組織的有機融合。截至去年底,全區共建立非公領域團組織44家、社會組織團組織18家,推薦2名非公企業青年業務骨干參加烈山區青年干部培訓班,聯系服務企業青年500余名。
烈山區非公領域團組織團建交流會
“我參加了很多次團區委組織的活動,對團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個群體很青春、向上,每次活動都讓我有新收獲?!卑不招∧榴R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團組織負責人說。
服務發展大局,激發青年創造活力。下一步,團區委將聘請優秀大學生作為家鄉高校聯絡員,涉及高校20所。采用“高校聯絡站+聯絡員+烈山籍學子”的組成方式,讓大學生更加詳細了解烈山區的各項政策,進一步促進人才回流;通過搭建青年創業平臺、構筑專家培養平臺,真正夯實本土人才基礎,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持續開展“青企服務日”夯實地、企、校三方聯動的平臺,以“烈燕”為引,以“烈青”為本,多方位打通青年人才返鄉逐夢的通道,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團員青年為區域發展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本報記者 饒艷琴
通訊員 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