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安徽省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未來,全省將圍繞婦女健康、經濟、家庭建設、環境等領域,為促進男女平等、婦女全面發展,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提供保障。
十年來,全省242.5萬貧困婦女脫貧
據悉,在過去十年里,安徽婦女健康意識和健康水平明顯提升,教育工作全面貫徹男女平等原則,婦女受教育程度和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婦女參與經濟建設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參與決策和管理的途徑愈加多元,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促進婦女發展的環境日益優化。婦女就業比例長期保持在45%以上;十年來,全省242.5萬貧困婦女脫貧。全省婦女事業和男女平等發展取得了全面進步。
適齡婦女宮頸癌篩查率將達70%以上
根據發展綱要,在醫療衛生方面,安徽將加強宮頸癌和乳腺癌綜合防治與救助。提高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自我防控意識,防控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推廣適齡婦女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全面推進城鄉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免費檢查民生工程。促進70%的婦女在35~45歲接受高效宮頸癌篩查。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定期進行女職工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提高篩查率。加強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和診斷技術的創新應用,提高篩查和服務能力,加強監測評估。強化篩查和后續診治服務的銜接,促進早診早治,宮頸癌患者獲得治療的比例超過90%。
就業人員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5%以上
在就業方面,安徽將消除就業性別歧視。促進女性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就業人員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5%以上。
婦女就業結構更加優化,就業質量顯著提高。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的女性比例提高。保障婦女獲得公平的勞動報酬,男女收入差距明顯縮小。
促進女性人才發展。事業單位中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女性比例達到40%以上,女性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顯著提升。
平等分擔家務,共同承擔家庭教育
促進夫妻平等分擔家務。倡導夫妻在家務勞動中分工配合,共同分擔照料老人、養育教育子女、料理家務等家庭責任,縮小兩性家務勞動時間差距。促進照料、保潔、烹飪等家務勞動社會化,推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增效,提高家政服務規范化水平。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和失能失智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研發家務勞動便利化產品,減輕家務勞動負擔。鼓勵用人單位實施彈性工作制,創造生育友好的工作環境,支持男女職工共同履行家庭責任。
增強夫妻共同承擔家庭教育責任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宣傳和貫徹落實家庭教育法律法規,促進父母共同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主動參與家庭教育學習和培訓,創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發展的家庭環境。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常態化、專業化開展家庭教育知識培訓與宣傳,引導父母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提高家庭科學育兒能力和水平。
安徽將全力查找被拐多年婦女
安徽將堅決打擊拐賣婦女犯罪。進一步完善集預防、打擊、安置、康復于一體的反拐工作長效機制,健全反拐工作協調、配合、保障機制、明確相關部門責任分工,構建齊抓共管格局,依法嚴懲拐賣人口犯罪,專項整治收買被拐婦女犯罪重點地區。全力查找被拐多年婦女,有序預防非法代孕、網上非法收養等新型違法活動,確保被拐人員及時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切實保障被拐人員的人身權益。
加大對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等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拓寬線索收集渠道,鼓勵群眾監督和舉報涉黃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特別要依法加大對強迫、引誘幼女賣淫和智力殘疾婦女賣淫的打擊力度,全力保護婦女兒童權益。
女與男廁位比例至少為3:2
發展綱要提出,安徽將加強符合婦女需求的衛生廁所建設。推進城鎮公共廁所男女廁位與實際需求相適應。推進城鎮公共廁所改造,將男女廁位比例的規范化建設和達標率納入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建設的評選標準。在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提供公共服務時,充分考慮婦女生理特點,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的比例至少為3:2,人流量較大地區提高到2:1。分類有序推進“廁所革命”,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實際利用率,加強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加大對性騷擾行為的打擊力度
同時,有效防范和嚴厲懲處強奸、猥褻、侮辱婦女特別是女童和智力、精神殘疾婦女的違法犯罪行為。加強防性侵教育,提高婦女特別是女童的隱私保護意識和能力。建立和完善重點人群和家庭關愛服務機制、侵害案件發現報告制度、多部門聯防聯動機制和侵害案件推進工作督查制度。完善立案偵查制度,及時、全面、一次性收集固定證據,保障被害人安全和隱私,避免受害婦女特別是女童遭受“二次傷害”。建立性侵害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查詢系統,完善和落實從業禁止制度。加強對受害婦女特別是女童的隱私保護、心理疏導和干預。
預防和制止針對婦女的性騷擾。建立健全預防和制止性騷擾工作機制,加大對性騷擾行為的打擊力度。預防和制止公共場所和工作、學習等場所的性騷擾,推動機關、企事業、學校、社會組織等單位建立預防和制止性騷擾工作機制,預防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記者 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