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方艙實驗室
方艙內檢驗人員正在進行核酸檢測
就地采樣、就地檢測,不僅可節省核酸樣本的運送時間,還極大地提高核酸檢測效率。4月9月,記者在渦陽東高速出入口看到,在高速出入口的安全位置停放著一座猶如大型集裝箱的移動方艙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把新采集的核酸采樣移送到方艙,進行核酸檢測。
移動方艙實驗室嚴格按照2級生物實驗室級別設置,內有新風、負壓裝置,設有試劑準備間、標本制備間、擴增分析間和消毒間四個區域,有單獨的污物通道,保證生物安全,相當于一座可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可就近為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開展核酸檢測。
“我們日均單人單管最大檢測量可達5000份,24小時不間斷進行檢測工作。”渦陽縣中醫院移動方艙實驗室負責人張磊介紹,從標本送達實驗室的那一刻起,一場無聲的戰斗打響,從標本接受核對、外包裝消毒、核酸提取到基因擴增,再到最終結果發布,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操作細節都需要做到百分百嚴密,等一切都檢測完畢,檢測人員才能脫下防護面罩、口罩,安心去吃飯、喝水。
“累是累點,但是作為檢驗人員承擔核酸檢測的任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渦陽縣中醫院移動方艙實驗室一組組長王燦介紹說。
據悉,渦陽縣共有13個縣級交通查驗點,均設置了免費核酸檢測點,原先核酸檢測轉運每隔2小時開展一次,從采集到抵達檢測實驗室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自3月21日以來,渦陽東高速出入口移動方艙實驗室投入使用后,24小時運轉,減少了樣本轉運時間。
“我們方艙實驗室承擔著全縣8個交通卡點的檢測任務,把移動核酸檢測車設置在這里,節省轉運時間,把出報告時間從原來的6小時縮短到現在的4小時,大大減少了群眾等待的時間。”張磊介紹說。
疫情防控就是和時間賽跑,開展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分秒必爭。在戰疫關鍵時期,移動方艙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實現就地即采即測,提高疫情防控早發現、早處置能力,確保全縣人民生命健康,守護好渦陽“東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