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什么最重要?人才!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工業制造業發展更離不開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留住技能人才,尤其是將本地中職技工院校的優秀高技能型人才納為己用,成為工業企業發展的一個重點。
今年以來,我市有多家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包括向蚌埠日報新媒體發帖留言的方式,反映缺乏技能型人才的訴求,咨詢和學校對接、合作的方式。那么,企業能夠和技工學校成功對接嗎?對接的效率、效果如何?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又能夠怎樣服務于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選擇了兩家通過媒體在內的多個渠道反映用人需求問題的企業,追蹤其用人需求的滿足情況。
近兩周:無中生有“冠名班”
3月28日,在“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中,安徽徽玻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反映,企業缺少硅酸鹽、焊接、機電等方向的技能人才,希望能夠和技工院校建立合作,滿足用人需求。
人社部門迅速反應,局主要負責人上門與企業面對面詳細溝通,了解了企業的具體需求情況——與玻璃行業相關的焊接、機電等方向,企業對技能人才不僅有著眼前緊迫的需求,而且長期需要相關技能人才。
“對于企業的需求,我們非常重視。在主要領導的要求下,我立即和蚌埠技師學院一起,選擇學院較為對口、相近的專業,當天下午就和學院負責人、就業招生相關負責人、專業教師等一起去企業溝通了解情況。”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鮑帥告訴記者。
雖然急需用人,但對于與學校合作的具體形式,怎么樣才能增加學生對于企業的了解,怎么樣增加企業、崗位對于學生的吸引力,讓畢業生安心到企業工作,徽玻玻璃公司有了初步的想法,但并沒有非常具體的方案。“我們就和企業介紹了幾種具體的合作方法,包括畢業季的校園招聘和頂崗實習、冠名班和在職員工培訓。”蚌埠技師學院院長宋曉賓介紹,臨近畢業的學生,可以到合作企業的相關專業頂崗實習,一方面滿足企業對中高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緩解企業用工難,同時頂崗實習結束的學生,可以依據自身志愿,經企業考核合格后與合作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成為新員工。
安徽蚌埠技師學院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
冠名班方式則更為全面、合作期更長,由企業投入一定資金,在學生入校時就開始,深度參與冠名班學生的學習培養全程,包括組織一年級學生到企業參觀、二年級學生在企業短期(10天左右)培訓、畢業班學生工學交替等,讓學生從入校之始就能夠對企業有所了解,對專業的未來、對崗位的工作狀態有所認識,從而打通從入學到入企就業的通道。
對于企業的在職員工,學院還可以利用現有教學資源,通過在職培訓的方式,讓企業的職工隊伍能夠提升素質,自我挖潛。
4月11日,學院和企業的密切溝通持續了近兩周,已經取得了讓企業滿意的成效。“合作協議的初稿已經擬好,我們正在和企業就合作的具體內容進行溝通,今年的招生簡章,一些專業的招生信息就可以放上徽玻玻璃冠名班的名字了。”宋曉賓表示。
一個月:覓得十多個“潛力股”
同樣感到滿意的,還有蚌埠南自儀表有限公司。2月底,這家企業通過多個渠道反映,缺少十幾名數控加工、裝配方面的技術工人,最好是年輕、學習能力強的技工院校畢業生。
接到企業需求后,人社部門立即與企業對接,第二天就邀請企業負責人到蚌埠技師學院對接、交流。校企雙方經過兩個小時的溝通,學院隨后根據企業需求,馬上動員數控等相關專業的畢業班學生去企業進行了解和接觸。隨后,15名有意愿的學生很快在人社部門和校長、老師的陪同下到企業進一步參觀了解。
初步接觸、相互認可后,在學校的指導下,有12名學生開始了崗前培訓,幾天后又前往南自儀表的南京總部進行專門培訓。“我們12個人分成4個組,每組3個人,跟老師傅實地學習,手把手傳幫帶。我覺得這個崗位技術性比較強,學好了技術將來很有用,個人發展應該也不錯。”參加培訓的一位同學告訴記者。
得到了十多個“潛力股”的南自儀表公司也非常滿意,“這些學生總體都很不錯,愿意吃苦、愿意學習、愿意鉆研。只要他們繼續保持這樣的學習和工作態度,我們一定會好好培養。”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讓企業更加滿意的,是這場“姻緣”的速度。“從我們提出需求到學生來企業培訓,只有短短一周左右的時間。這個效率相當高。”目前,這12名學生已經在南京總部培訓了一個多月,之后,即將步入這家企業緊缺技術人才的崗位。
缺技工:產教融合這樣辦
據了解,為了解決企業的用工問題,特別是技能型人才缺乏問題,也為了提高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市人社部門指導各技工學校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為本地企業培育、輸送了一批批技能人才。
人社部門對接骨干企業,精準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加強惠企資金扶持力度,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同時指導院校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逐步搭建校企合作交流平臺,讓企業需求能夠“速遞”教學一線,初步形成了產教融合良好發展的局面。
鮑帥介紹,我市現有安徽蚌埠技師學院、安徽機電技師學院、安徽糧食經濟技師學院等3所技師學院(全省僅有16所),擁有機電、糧食、數控、電子等全國、全省技工教育重點建設專業。目前擁有技能大師工作室20多個,在校生近1.6萬人。
各類企業如需要與技工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
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電話:2043172
蚌埠技師學院,電話:3114000
安徽機電技師學院,電話:4126169
安徽糧食經濟技師學院,電話:3040300
蚌埠新聞網記者 郝玉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