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網(wǎng)訊三四月的淮南市,春光正好,一場“倒春寒”卻突然而至。根據(jù)疫情防控要求,自3月29日起,安徽理工大學實行封閉管理,全體輔導員以校為家,與學生共同抵御這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疫”。
逆行駐校 成長生活的陪伴者
“3月29日,從接到駐校通知到拎著行李趕到辦公室,不到半小時的時間。我既擔心學生恐慌,更擔心這群‘孩子’失序”。周美霞是該校機械學院輔導員,當天晚上9時,她就和同事們疾步奔向宿舍樓,挨個敲門、逐一安撫,解答學生們的疑惑,希望能為他們帶去心安。
“我們能為抗疫做些什么?上好網(wǎng)課、戴好口罩、遵守校規(guī)校紀,這就是我們青年學生的抗疫使命”。周美霞告訴學生,機械學院男生多,相較于害怕,他們更多的是熱血滿腔。
周美霞離開宿舍樓時已近23時,身后的學生拿著帳篷、被褥一路“嘰嘰喳喳”跟著,他們擔心為他們留校的輔導員今夜無處可睡。“愛是雙向奔赴,打贏疫情阻擊戰(zhàn),需要我們同心同力、同向同行。”周美霞感嘆道。
出校就診 健康保障的安全員
“輔導員,我小腹左側疼得好厲害!”4月2日,正在宿舍督查網(wǎng)課情況的外國語學院輔導員秦鎮(zhèn)突然接到了學生電話。“你等著,我三分鐘就到!”秦鎮(zhèn)寬慰他不要緊張,并迅速撥打校醫(yī)院急救電話,乘坐120救護車陪同前往醫(yī)院。
早上9時多,他們到達淮南陽光新康醫(yī)院。掛號、繳費、取藥、吊水、買午餐......等待的過程比較漫長,直到門診醫(yī)生初步診斷為尿路結石,叮囑學生多喝水、多運動、多休息即可,秦鎮(zhèn)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下,但困難隨之而來,全市公共交通停止運營,怎么返校?安全起見,他決定帶他徒步回學校。“一路上,我們從身體健康談到防疫抗疫,從專業(yè)學習談到就業(yè)考研,不善言辭的他漸漸跟我熟絡起來。20:20左右,歷時3個小時,全程12千米,我們終于到達學校西門”。
深入生活 物資供應的保障員
閃誠章是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輔導員,學校封閉后,他一天要去宿舍兩次。早上去查課,督促學生起床;晚上要去查寢,和學生聊天,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每次去宿舍之前,他都會先到超市逛一圈,看看超市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偶爾還給學生帶上幾個橙子。“我剛從超市出來,里面的物品很充足,大家不用擔心,一切平穩(wěn)有序。但我看飲料、零食大受歡迎,學習用品卻無人問津啊”。學生們聽后,哈哈大笑,接著紛紛勸慰:“輔導員,您就放心吧,我們會好好學習的。”“您光顧著操心我們了,吃飯了嗎?來我們宿舍給您泡面吃”......
“疫情當前,平日里‘無所不能’的我們,從24小時開機,變成了24小時與學生同吃、同住、同抗疫。”閃誠章調侃道。他帶的2019級學生今年正逢大三考研復習初始階段,疫情防控之下,一些學生的狀態(tài)有些許問題。他便經(jīng)常和他們說,春天來了,學校封閉了,最是戶外運動好時節(jié),放松身心,學習效率更高。“考研像跑馬拉松,你們要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取。有了好身體,復習才更有效率。”閃誠章這樣鼓勵學生。
閃誠章(中)在教室查看學生自習情況
急其所急 考研就業(yè)的導航員
4月5日24點是2022年考研調劑系統(tǒng)開放時間,化工學院輔導員紀旭決定與他的學生共同“守夜”。“別忘了夜里12時申報調劑系統(tǒng)哈”。晚上11時,他提前給32名學生發(fā)了信息。紀旭說他這些信息不是群發(fā),是一對一、內容有別。這是提醒、更是關心,讓他們緊張焦慮的心也能得到些許安慰。
紀旭表示,作為畢業(yè)班輔導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他的重點工作就是推進學生考研和就業(yè)。回顧過去一周,每天都會與還沒復試、還沒就業(yè)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線下溝通和“點對點”的線上交流。想其所想,為他們分析考研形勢,指導復試;急其所急,為他們精準推介公司,促進就業(yè)。
紀旭(左)指導學生就業(yè)考研
相約云端 快樂生活的引領者
“學校封閉10天了,封閉的校園生活讓宿舍真正成為了同學們的學習之家、生活之家。如何豐富我們的生活,增添圍墻之內的色彩呢?能做點什么,讓這個春天不一般呢?突發(fā)奇想的我在群里曬了我和同事們的午餐,引發(fā)了同學們的熱情回應。”數(shù)學與大數(shù)據(jù)學院輔導員王曉悅告訴記者,“曬午餐”成了學生們午間時分的線上快樂。
學生們在群里暢所欲言,哪個食堂的飯菜好吃,哪個窗口的阿姨打菜手最穩(wěn)......師生相約云端、線上交流,屏對屏、心連心,為學生們充分排遣了疫情帶來的壓抑心情。“拍風景、聊美食、看草長櫻落......封閉不封心,宅寢不Emo,我相信疫情偷不走的美好一直在身邊!”王曉悅說。陪伴學生,是她做輔導員的堅持。
□本報記者 丁亞東,通訊員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