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
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雙港教育集團校位于桐城市雙港鎮,學生有位于偏遠鄉下的,也有居住鎮區的,家長接送的需求各不相同,集團校采取一系列的服務方式,更好地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課后服務教師全上崗,學生全覆蓋
為解決學習日上、下午孩子上、放學時部分家庭接送時間不便或孩子回到家無人照料的實際問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促進家校共育工作,雙港教育集團校積極響應教育局下發的《桐城市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結合集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迅速出臺了課后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致家長的一封信、課后服務協議書、課后服務工作管理制度、安全應急預案、課后服務課程表等一系列方案措施。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作業批改、集體教研、備課的同時,動員全體教師上崗值班。經過家長申請、班級核實、學校批準、家校簽訂協議的規范程序,轄區內所有學生如愿成為集團校“課后服務”的受益者。
課后服務時間機動靈活 形式豐富多彩
作為鄉村集團校,學生到校時間要依據家長上班時間。鄉鎮的小企業,家長上班的時間沒有具體的規定,隨時加班。集團校在8:00正式上課之前都有服務安排,若有學生早到校,可以在操場跑步,可以在班級做手指操,學校安排有護學崗的老師早早到校,保障學生的安全。下午課后服務時間,充分發揮教師特長以及功能教室、運動場地等優勢,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打破班級、年級界限,成立了美術書法類:書法、剪紙、手工等,音樂舞蹈類:合唱、韻律操等,體育類:足球、拔河、趣味體育游戲等,以及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吟誦等十多個社團,每個社團都有獨具特色的課程,并以獨特魅力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學生。課后服務的“社團化”和課程設置的“特色化”,使課后服務真正實現了“三不”承諾————“不上基礎性文化課、不按行政班集中輔導、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為學生的課后生活增添了靚麗色彩,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受到學生及家長的好評。
發揮社會力量 吸引輔助人才
集團校實施的課后服務較好地緩解了家長接送孩子不便和孩子在家無人照料的困難,但是對學校管理、教師備課、批改作業、集體教研、工作會議等正常秩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沖擊。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生,集團校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組成了除本校教師外的二十余人的志愿者團隊,長期或短期為學生做免費的課后服務工作,他們的職業不盡相同,有醫生,有村干部,有退休教師,不僅有效地緩解了課后服務的師資問題,還有效地補充了學校課程的短板,為搞好課后服務提供了新思路。
雙港教育集團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在新形勢下,全力做好課后服務,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以“為孩子打好未來的人生基礎”為辦學宗旨,以“內部管理規范校、養成教育示范校、教育科研先進校、發展個性特色校”為中期目標,以構建一個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研究型的教師群體為基礎,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以教育科研為抓手,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王書山 通訊員: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