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團購”、“買菜群接龍”等新型網購方式悄然出現,一時間豐富了靜態管理期間市民的餐桌。然而,有個別詐騙分子打著團購的旗號干起了詐騙的勾當。4月15日,六安市反詐中心發布消息,提醒廣大市民在團購時要多留心、多甄別,謹防被騙。
據悉,個別不法分子偷偷潛入業主微信群,以“團長”身份發布虛假的團購信息并發起接龍,隨后以“需提前收到貨款”為由騙取被害人錢財,然后就退群失聯;也有不法分子假冒生鮮基地負責人,通過社交平臺發布團購菜品的消息,誘使居民將相關信息轉發至微信群,以此達到斂財目的。4月5日,某小區一位居民進入微信買菜群,受害人下單后,對方以各種理由送不到目的地,后被對方拉黑,發現被騙。4月11日,一居民稱自己單元樓封閉管理,買菜紅包發在小區群里被別人領取,對方已經退群,隨后發現被騙。警方提示,購買蔬菜等生活物資,盡量通過正規買菜平臺購買。盡可能仔細甄別網絡賣家留下的聯系方式及相關信息。不點擊來路不明的鏈接,不要將自己的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泄露給陌生人。如遇被騙后,一定要保留好相關信息,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儲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