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令一響,一夜成軍。4月3日晚上,按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要求
號令一響,一夜成軍。4月3日晚上,按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要求,亳州成立援滬醫療隊,市中醫院的“中醫人”積極響應,踴躍報名。
在市中醫院前往上海支援的40名護理人員中,既有疫情防控經驗豐富的“老將”“70后”“80后”,也有“關鍵時刻特別能扛”的“90后”“00后”。
經過一夜的行程,市中醫院援滬醫護人員于4月4日早晨到達上海市閔行區颥橋片區支援核酸采集。抵達上海后,他們立馬投入工作,穿好防護服,井然有序的開展核酸檢測任務。市中醫院共負責8個小區的核酸樣本采集工作,分為7組,經過近7個小時的連續工作,在晚上17點30分左右圓滿完成任務,共核酸采樣12709人次。
完成支援任務后,市中醫院援滬醫護人員連夜返亳,于4月5日抵達亳州,集中隔離。
4月9日早晨,接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指令,市中醫院援滬醫護人員即時啟程,再赴上海支援,于當晚20點左右到達指定地點后立即投入工作。這次,市中醫院共負責17個小區,分為13組,直至10日早晨結束,共采樣15256人次。隨后,上車返回亳州隔離點。
“我在科室群里看到援滬的通知,非常想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我老公在市婦幼保健院工作,我就立刻給他打電話說想去援滬,他非常支持我,對我說不要因為家庭的事情而有所顧忌,想去就去,家里兩個孩子有他。”市中醫院肺病科二病區護士馬麗娟說,不僅如此,愛人還主動為她收拾好行李,并送她到集合地點。
這次援滬,對馬麗娟留下了深刻印象。凌晨兩三點,上海的小朋友們被家長喚醒,縱使很困,但還是很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核酸檢測。其中一個小女孩三歲左右的樣子,和馬麗娟女兒差不多大,揉著惺忪的睡眼沖她笑,最后還不忘給她比個愛心,讓她很感動、很暖心。“希望疫情盡快結束,大家能夠正常工作、生活!”馬麗娟說。
市中醫院護士張蘊博說,最讓她感動的是4月4日那天,當他們抵達小區之后,志愿者們通知居民下樓排隊做核酸,采樣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采樣期間,張蘊博看到一個大姐手掌橫過來,手心對著她上下揮舞著手,剛開始以為她有什么需要,就喊志愿者想問問她有什么事,志愿者說她是位語言障礙人士。采樣時,她才發現大姐揮手是因為掌心上寫了字,但由于她坐的位置有障礙物,看不清寫了什么。
志愿者告訴張蘊博,大姐手上寫的是:“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張蘊博急忙沖著大姐說了句:“沒關系,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愛和希望都比病毒蔓延的快。因為愛和希望都是人想要傳遞出去的,謝謝那位大姐讓深夜冷風中的我的心里暖流四溢。”張蘊博說,上海是個值得奮戰的地方,上海人民是值得拼命的人,上海必勝!
記者 李鵬 通訊員 魏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