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百業興旺在春耕。當下,春耕正當時,六安市農業農村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一幅別樣的“爭春圖”在皖西田野間徐徐展開。
繃緊防疫弦 大棚育秧忙
這兩天,金寨縣白塔畈鎮中心村的潘曉春忙個不停,整日泡在工場和田間地頭,“今年我們公司承接了8500畝種田大戶的育秧訂單業務,大約要育25500斤稻種,4月6日已開始育秧,截至16日我們已下種6220斤稻種,可供2100畝大田移栽,占訂單總數的25%。”
“覆底土、灑水、土壤消毒、播種、覆蓋土是由播種機自動完成的;但是上土、鋪盤、運盤出倉是靠人工手推車完成的,每天用工得15人以上......”一車接著一車的秧盤被陸續送到大棚,一塊塊長方形的育秧盤成品源源不斷地“落戶”。秧盤出來后,大棚會有專人調節好溫度、濕度,保證秧苗受熱均勻、濕度適宜、茁壯成長。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潘曉春告訴記者,自打2020年叔叔潘鶴松成立了金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自己就一頭扎在了農村廣闊的田野里,目前公司除為種田大戶提供育秧、代插服務,還擁有1400畝流轉土地,有二條育秧生產線,20個新型金屬材料育秧大棚,采用自動化噴淋育苗,配有排水防澇渠道、涵管,每年可承接14000畝大田秧苗培育,為當地和周邊縣(區)農戶(種植大戶)提供育苗、耕作、插秧、植保、施肥、收獲等多方面服務。
連日來,金寨縣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抓好春耕生產,嚴格落實春耕時期疫情防控,落實分級分類防疫措施,加強農戶自身防護意識,避免人員聚集,督促生產人員在生產過程中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證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進行。“縣里對我們疫情期間農資儲備供應提供保障,前兩天,我們的庫存秧盤不足了,臨時從河南焦作那邊調了23000個秧盤,是縣里幫我們辦了各種手續,開了綠色通道,高速上才運過來的。”潘曉春給記者算了筆賬,“這可幫了大忙了,要是沒有這么多秧盤,活就趕不過來了,我們還有供6400畝大田移栽的19200斤稻種安排在4月20、25號及4月底5月初播種,因為有的田是麥茬田,所以插秧時間上遲一點。”
防疫不放松 防病不耽誤
當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也是春耕生產大忙時期。霍邱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站長馮曉霞告訴記者,在當前疫情防控期間,為不誤農時,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抓好在地作物保供,各鄉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從事小麥赤霉病防治、機械化育插秧、農資供應、農產品保障的新型經營主體,落實協助報批責任,幫助主體有序開展生產運營和交通通行。“我縣17日發布了關于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的通告,對貨物涉及鮮活農產品、重點生產生活物資、農業生產資料等安徽省重點物資貨物類別的車輛發放通行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全力滿足農業農村生產。”
“今年我們霍邱縣小麥種植面積170萬畝,其中優質專用小麥111萬畝,訂單生產81萬畝,種植品種主要以寧麥、西農、輪選、揚麥、鎮麥等系列品種為主等。目前全縣小麥處于揚花盛期。”馮曉霞向記者介紹,當前小麥長勢較好,主要病蟲害發生情況受品種、氣候、菌源等多種條件影響正呈現上升趨勢,但總體發生較輕。根據專家分析研判,2022年江淮麥區赤霉病呈重發態勢,霍邱縣小麥赤霉病防控形勢嚴峻。截至4月17日,霍邱縣政府部門共計投入1696萬元,其中752萬元用于藥劑采購,264萬元用于開展統防統治作業補貼,其余680萬元由鄉鎮統籌安排開展赤霉病防治相關補助等。霍邱縣緊抓晴好天氣,搶奪有利時機,積極協調統防統治組織245家,調動智能植保無人機415臺,全縣小麥赤霉病已防治168萬畝,占需預防面積(340萬畝)49.41%,其中統防統治面積150萬畝,占已防面積89.29%。
抗疫又保糧 多地爭春忙
忙碌的不止霍邱縣,裕安區20萬畝小麥大面積進入抽穗揚花期,也是小麥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小麥赤霉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裕安區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遺余力抓好小麥赤霉病防控,落實落細赤霉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夏糧豐收。
“我們全區統籌落實小麥赤霉病防控資金337.4萬元,緊盯兩次預防不動搖的目標,采購高效對路藥劑,開展植保無人機社會化服務,支持全區小麥種植戶做好赤霉病防治,確保兩次預防全覆蓋。”裕安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陸秀蘭告訴記者,面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在著力抓好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實的同時,區里動員各鄉鎮充分發揮本地飛防力量為區域內群眾開展代防代治、統防統治。同時組織了四支有規模有實力的應急防治服務隊,在全區范圍內提供專業飛防服務。截至目前,全區已投入現代植保機械62臺套,開展統防統治面積25萬畝次。“我們還強化技術指導,建立網格化包保服務機制,發揮全區137名‘聯企帶戶’農技人員、基層農技人員的作用,幫助生產經營主體解決實際困難,點對點指導生產主體把握好時機,使用好器械,取得好效果。4月25日前,將全部實現兩次防治全覆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裕安區還保障赤霉病防控及春管春耕所需藥劑、藥械等農用物資有效供應,及時審核下發農業生產物資運輸通行證,并采取集中購買、點對點送達等不接觸方式,確保農用物資及時到位。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當前,全市在地小麥面積242萬畝,普遍處于揚花期,正在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控,截至4月18日,已累計開展赤霉病防控302萬畝次,進度62%;油菜69.7萬畝,普遍處于角果期。全市已累計開展春耕機械化作業面積821.06萬畝,開展小麥田清溝瀝水、施肥、除草等田管674.72萬畝次,開展病蟲害防控面積近330萬畝次,累計開展油菜清溝瀝水、施肥、病蟲草防控面積220萬畝次。
市農業農村局更是強化技術指導和農機具準備,全市組織農技專家下鄉指導2279人次,發布春管技術指導意見35次,發放技術掛圖、明白紙等近100000份;舉辦培訓班、赤霉病現場會、線上平臺直播等126場次,通過線上線下累計指導培訓近40000人次。全市累計育插秧面積近80萬畝,投入拖拉機、旋耕機等作業機具1.8萬余臺。農機部門深入合作社、家庭農場,對水稻育秧、小麥機收減損和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進行宣傳講解,并指導做好春季田間管理一級農機具保養、維修服務、安裝調試等工作,累計維修保養機具18652臺(套),培訓農機操作手等1300余人次,為春耕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宋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