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六安按下了暫停鍵。勤勞勇敢的六安人民,在黨委政
安青網訊4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六安按下了暫停鍵。勤勞勇敢的六安人民,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與奧密克戎變異株展開了不屈不撓地斗爭。他們如苔花微微,卻馥郁相會,攜翩然而至之春,一路不啻微光,造炬成艷陽,與獵獵飄揚的黨旗相互映照,熠熠生輝。
“瘟霾不掩陽春色,時雨能聽白雪聲”。特殊時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金安區東河口鎮中小學幼兒園廣大教師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一線做志愿者,為疫情防控盡綿薄之力。從4月5日開始,東河口鎮中心學校先后共有43名黨員教師第一時間奔赴抗疫一線,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務中。一頂頂紅色的志愿帽,一件件紅色的馬甲,一個個平凡的身影,在東河口鎮的各個角落里,用實際行動貢獻著自己的星火之光,用責任和擔當編織著守護群眾健康的“安全網”。
小草雖微,卻用翠綠的質樸妝扮成原野的芬芳;螢火雖弱,卻用微光劃破黑暗,聚成照亮人間的星河。教師志愿者們,在全鎮各核酸檢測點分工有序,有的負責環境消殺,有的負責維持核酸采樣現場秩序,有的幫助人們進行身份登記,查看過往人員的行程卡,有的緊密配合“大白”,用手機給接受核酸采集的人員進行掃碼登記。在樓油坊村核酸檢測點進行志愿服務的高祠小學校長高緒芳說:“我的學生在這里看到我了,他說也想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我感到特別驕傲,我要給更多的學生樹好榜樣。”在四紅村核酸檢測點,該中心校工作人員胡國慶帶領周邊學校志愿老師加入到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該中心校校長方高潮到各防控卡點、核酸檢測點看望慰問志愿者老師,并親切地囑咐他們做好自身防護。
“您好,請出示一下健康碼、行程碼和核酸檢測報告。”在東河口鎮一個與四紅村交界處的柏家沖村防疫值守卡點,58歲的順河店學校教師志愿者梁再友,不論是艷陽高照的白天,還是風雨交加的深夜,總是默默堅守卡點,與村民組黨員、村干一起,嚴格管控人員的出入,積極配合村干與“大白”做好本村一輪又一輪的全民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共同守護著鄉親們的平安。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防疫志愿隊伍中,大家鼓足干勁,馬不停蹄地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主動參與環境消殺、物資配送、秩序維護、防疫宣傳,協助開展入戶排查登記、完善重點人員臺賬等工作,對個別返鄉人員落實測溫、驗碼、佩戴口罩、查驗核酸檢測結果、居家隔離等防控措施。他們不畏辛苦,默默奉獻,用自己的堅守溫暖著整個村莊,為村民筑牢疫情防控的屏障。
“第二卡口周邊排查完畢,值班值守:晚上七點至次日早晨七點!”這是黨員教師志愿者張本國與高大武4月8日在順河店村、丁沖村兩處山路卡點辛苦值守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們踐行“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莊嚴承諾。
大小喇叭齊上陣,防疫政策入民心。連日來,東河口鎮通過“社區小喇叭”、“鄉村大喇叭”隨時隨地廣播疫情防控政策、個人防護知識及抗疫勵志短句,居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聽到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疫情動態和防疫措施,防疫自信心也得到了提振。為擴大防疫宣傳覆蓋面,教師志愿服務隊與街村黨員先鋒隊一道,隨身攜帶“小喇叭”,變成走街串戶、行走田間地頭的“宣傳員”,對靜態管理進行宣傳,不間斷、無死角地勸解群眾做到“足不出戶”:“只要還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擠;只要還有一滴油,待在屋里不露頭;只要還有一根蔥,不往菜市場里沖。我在家,我驕傲!”此外,志愿者還通過張貼海報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切實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夯實疫情防控的根基。
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從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從教師到志愿者,從教室到防疫卡點,改變的是工作方式與場所,不變的卻是責任與擔當。無論是一線還是后方,東河口鎮中小學幼兒園廣大教師都在盡自己最大努力,發揮自身特長,奮戰在不同崗位,他們正用奉獻精神、崇高師德彰顯師者大愛,譜寫著可歌可泣的篇章。
早在今年2月份臨近開學期間,東河口鎮中心校就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按照“應檢盡檢、不漏一人”原則,扎實開展全鎮春季開學返校師生全員免費核酸檢測工作,確保廣大師生安全有序返校開學。此后,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督促各校師生及家長應接盡接新冠疫苗第三針加強針,指導各學校儲備數量足夠、品種齊全的疫情防控物資,嚴格落實“五有”相關要求,在開學初開展一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有效提升各學校應對疫情的快速反應、應急處置、組織協調能力,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進一步筑牢了疫情防控屏障,從而為現今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贏得了勝利的曙光。
“志愿紅”洇染了東河口鎮,成為一抹絢麗的中國紅。大疫面前,志愿者們堅守一線,用自己的平凡奉獻書寫著不平凡的防“疫”故事,守護著全鎮居民的健康與安全。這真是:奧密克戎變異株來勢洶洶,妄想毒害人民性命;黨員大白志愿者信心滿滿,同心筑牢全鎮平安!
通訊員 高緒華 安青網記者 韋玉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