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省自貿辦介紹了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情況。今年一季度,安徽自貿試驗區各項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序時進度,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利用外資6687萬美元,同比增長7.4倍;實現進出口4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3%;區內新增注冊企業3646家,同比增長1.1倍;區內簽約入駐億元以上項目110個,協議引資額1425億元。
據悉,今年一季度,安徽省自貿辦會同三個片區,緊緊圍繞主導產業,重點在貿易便利、金融開放、產業融合、營商環境等領域開展探索突破,業已形成了20項創新舉措,其中合肥片區12項、蕪湖片區4項、蚌埠片區4項。圍繞跨境電商、中歐班列等推出多項創新試點。合肥片區開展中歐班列進口貨物“分段計稅”運費機制改革,一季度為企業節約境內段運費36.3萬元,有效降低運輸成本;打造跨境電商全流程數據共享模式,提升跨境電商出口中轉效率,節約中轉時間24小時、年節約資金成本約500萬元。
合肥片區針對初創期科創企業較多的情況,創新建立科創企業貸投批量聯動模式,一季度有55家科創企業批量獲得授信支持,授信額1.6億元。合肥片區實施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試點改革,大幅縮短科技成果轉化時長,賦權試點儲備項目20余個;搭建首個自貿試驗區知識產權基層服務站,創新知識產權定價及融資評估體系。
自貿試驗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出多項創新舉措。合肥片區推出低效用地全域處置模式,已完成26宗、近2000畝低效用地項目處置,為提升畝均效益探索新路徑;推進環評與排污許可“兩證合一”改革,壓縮項目審批周期至5個工作日;推出軟件產業增值稅即征即退新模式,退稅周期壓減70%。下一步,省自貿辦將積極圍繞自貿試驗區主導產業,加快制度創新探索,及時將創新舉措轉化為企業能感受到、享受到的政策紅利,進一步推動安徽自貿試驗區高標準高質量發展。記者 秦緣